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总需求
总需求量和社会整体物价水平之间呈现反向相关的关系,即社会整体物价水平越高,总需求量越小;物价水平越低,总需求量越大。
1.总需求的构成
由四个部分组成: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1),政府需求(C),以及净出口(X)。
2.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
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政府控制的主要政策变量,另一类是外生变量。
(1)政策变量: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2)外生变量:国外产出、资产价值、技术进步、其他因素:如政治事件、自由贸易协定等。
重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1.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一般包过: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贴现率。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类型:1)宽松货币政策;2)紧缩货币政策。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包括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和非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两类。
(1)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2)非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自动或内在稳定器。
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机制在于:税收增加(减少)使支出和总需求降低(上升)。转移支付(或“负税收”)与税收收入的表现恰好相反。失业补偿支付、福利支付和对农民的补贴在经济扩张期自动减少,在经济收缩时期自动增加。
税收体系所提供的内在稳定性减少了经济波动的严重性,只能减轻而不能纠正均衡GDP的变化趋势。需要采用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来纠正大幅度的通货膨胀或经济衰退。
重点:经济增长
(一)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1)GDP增长率。
(2)人均GDP增长率。
(3)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元/人)=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从业人员年均人数×100%
(4)全要素生产率(TFP)。计算公式为:TFP=Y—αK—βL
其中,Y是经济增长;K是总资本投入量的增长;L是总劳动投入量的增长;α是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权数;β是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权数。
重点:经济增长的要素和主要源泉
1.经济增长的要素:
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
总生产函数数学表达式:Q=AF(K,L,R)
其中:Q=产出,K=资本对产出的贡献,L=投入的劳动力,R=投入的自然资源,A代表经济中的技术水平,F是生产函数。
2.经济增长的源泉
增长核算的基本方程为:
Q的增长率=α(L的增长率)+(1-α)(K的增长率)+TFP
这里的α和1-α,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
土地、劳动、资本都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均构成经济增长的源泉。但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是经济持续增长最根本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