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4中级会计职称《中级经济法》讲义:财政监督法律制度

|0·2014-08-01 10:24:48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4中级会计职称《中级经济法》讲义:财政监督法律制度

套餐推荐:中级高效直播面授通关班|中级会计主观题直播强化班| 招生计划

热点专题:教材领取

  2014年中级会计师处于备考阶段,为帮助考生进行有效练习迅速掌握知识,以下是环球网校为大家分享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财政监督内容与类型

  1.财政监督的内容

  财政监督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财政收支活动的监督;

  二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的监督实现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控。

  (1)对预算、计划的编制及执行的监督;

  (2)对财政收入上缴的监督;

  (3)对财政投资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的监督;

  (4)对行政事业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

  (5)对国家出资企业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督。

  2.财政监督的类型

  财政监督可分为狭义的财政监督和广义的财政监督、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这些类型还可以作进一步的分类。

  (1) 狭义的财政监督和广义的财政监督。狭义的财政监督,是指政府财政部门依法对财政管理相对人的财政收支及有关事项进行的稽核和检查。广义的财政监督,是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其他有关组织对财政收支和其他有关事项进行的监督,其监督主体非常广泛。运行中的广义的财政监督,主要有三个方面:狭义的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

  (2) 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是指由财政等部门对财政相对人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的监督,包括主管部门,财政、财务、审计等部门,有关社会中介组织对财政相对人的财务收支进行的监督。内部监督是指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自行组织的、由内部机构或人员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检查、监督。

  (二)财政监督法律制度概述

  1.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的概念及体系

  (1)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的概念

  财政监督法律制度,是规范财政监督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的体系

  财政监督法律制度可以根据财政监督行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制度,包括财政收入监督法律制度、财政支出监督法律制度、财政投资监督法律制度、国有监督法律制度等。

  2.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的原则

  财政监督法律制度可以根据财政监督行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制度,包括财政收入监督法律制度、财政支出监督法律制度、财政投资监督法律制度、国有监督法律制度等。

  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的原则,是财政监督的基本准则。根据财政监督的目的,财政监督的原则至少包括下列四项:一是依法监督的原则。它要求监督主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二是独立监督的原则。它要求监督主体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力和程序,独立行使监督权。三是公正监督的原则。它要求监督主体严格执法,不枉不纵、不偏不倚。四是绩效监督的原则。它要求监督主体不断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效率。

  (三)人大监督法律制度

  监督财政,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和职责之一。预决算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财政监督职权的主要方面。

  (1)各级人大的预算管理职权

  ①审查权,有权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②批准权,有权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③变更撤销权,有权撤销或者改变本级人大常委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还有权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2)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预算管理职权

  ①监督权,有权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②审批权,有权审批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以及本级政府的决算;

  ③撤销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和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以及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地方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四)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主体是审计机关。我国的审计机关包括中央审计机关和地方审计机关。

  (五)财政监督主体及职权

  财政监督,包括财政和税收、国资、海关等相关部门所进行的监督。

  财政监督的主体是政府财政部门及其相关内设机构。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