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教材答疑(四)
1.第50页【例4-8】的会计分录中,固定资产为何以原值80 000 000元计量,而不是账面余额60 000 000元?而第51页【例4-9】中,固定资产却为何以账面余额计量?
解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在成本模式下,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的,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因此,第50页【例4-8】的会计分录中,在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应当将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的账面余额、累计折旧等,分别转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科目;该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的账面余额在本例题中即为其原值80 000 000元;60 000 000元是账面余额扣除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账面价值,而不是账面余额。
2.第17页【例2-1】中的会计分录①“借:委托加工物资――乙企业7 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190,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3 000;贷:银行存款11 190”和会计分录②“借:委托加工物资――乙企业10 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190;贷:银行存款11 190”是否重复?
解答:两笔分录中的应交增值税不重复。此例中①和②两笔会计分录是针对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若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或直接用于销售两种不同经济业务类型编制的。甲企业的两种经济业务不是同时发生的关系,是发生其中一种业务时编制对应的会计分录。因此,两笔分录没有直接关系,两笔分录中涉及的“应交增值税”也没有直接关系,并不重复。
第51页【例4-9】的会计分录中,成本模式下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将自用房地产在转换日的账面余额、累计折旧等,分别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等科目,即将办公楼在转换日的账面余额50 000 0000元和累计折旧5 000 000元分别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科目。
3.第134页【例9-4】的最后1行,实际利率10%的具体计算步骤是什么?
解答:本例中实际利率的计算采用了插值法,这属于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插值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比例关系建立一个方程,然后,解方程计算得出所要求的数据。
以本例为例,59 000×(1+r)-1+59 000×(1+r)-2+59 000×(1+r)-3+59 000×(1+r)-4+(59 000+1 250 000)×(1+r)-5=1 000 000
上式亦可转换为:59 000×(P/A,r,5)+1 250 000×(P/F,r,5)=1 000 000
当r=9%时,59 000×3.8897+1 250 000×0.6499=1 041 867.3>1 000 000
当r=12%时,59 000×3.6048+1 250 000×0.5674=921 933.2<1 000 000
因此,现值 利率
1 041 867.3 9%
1 000 000 r
921 933.2 12%
根据以上资料,按照插值法建立比例关系如下:
(1 041 867.3-1 000 000)/(1 041 867.3-921 933.2)=(9%-r)/(9%-12%)
求解得,r=10%。
4.第147页第10行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公司债券--应计利息(59 000/360×20)3 277.78”为何不在借方而在贷方?
解答:此处反映的是1月20日出售A债券时的会计处理,其中债券的应计利息反映在贷方,做冲减处理。
5.第385页(16)的会计分录中,“资本公积――年初16 000 000”是如何算出来的?
解答:资本公积――年初16 000 000元=15 000 000(年初)+1 000 000
此处的1 000 000元是按照P公司备查簿中的记录,在购买日,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存在差异的仅有一项,即甲办公楼,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 000 000元(7 000 000-6 000 000),根据准则规定,此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6.第101页上方甲公司的会计分录中是否缺少计提营业税这一环节?即是否应当在第三个会计分录前增加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56 250;贷:应交营业税56 250”?
解答:是应当增加一个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56 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6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