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一、建筑保温综合处理的基本原则
(一)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在建筑保温设计中,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二是对太阳辐射热的蓄集。
(二)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
应争取不使大面积外表面朝向冬季主导风向,当受条件限制而不可能避开主导风向时,亦应在迎风面上尽量少开门窗或其他开口。建筑的主要人口尽量不要朝向冬季主导风向。
(三)合理进行建筑规划设计
应从建筑选址、分区、建筑和道路布局走向、建筑朝向、建筑体形、建筑间距、冬季主导风向、太阳辐射、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等方面综合处理。
建筑物宜布置在避风、向阳地段,不宜布置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地里。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对采暖地区的建筑,外表面尽量避免过多的凹凸,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体形系数大于0.30,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公共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0。
夏热冬冷地区的条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o.35,点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40。
夏热冬暖地区的北区内,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体形系数不宜超过0.35,塔式(或点式)住宅的体形系数不宜超过0.40。
(四)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主要从控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加强热桥部位保温两方面人手。
(五)使房间具有良好的热特性与合理的供热系统
房间的热特性应适合其使用性质,例如全天使用的房间应有较大的热稳定性,房间内表面材料应选用蓄热系数大的材料。对于只有白天使用(如办公室)或只有一段时间使用的房间(如影剧院的观众厅),内表面材料则应选用蓄热系数小的材料。
二、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
在冬季,围护结构的传热一般可粗略地按稳定传热计算。评价围护结构主体(外墙和屋面)保温性能的主要指标是传热阻R0或传热系数K0。
(一)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
内表面温度取决于室内外温度和围护结构的传热阻。传热阻越小,内表面温度越高,为了不使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以下简称《热工设计规范》)中规定,设置集中采暖的建筑物,其围护结构的传热阻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且应符合国家有关节能标准的要求,其最小传热阻应按下式计算确定:
(1-38)
式中 R0,min――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m2?K/W;
Ri――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阻,m2?K/W;
ti――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一般居住建筑取18oC;高级居住建筑,医疗、托
幼建筑,取20oC;工业企业的辅助建筑按《工业企业卫生标准》取值,以生产工艺要求为主的厂房或实验室应按相应的规范取值;
te――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在《热工设计规范》中将围护结构按热惰性
指标D值的不同分为4类,规定了4种室外计算温度的取值方法,见表1-6
n――温差修正系数,根据围护结构所处位置情况,按《热工设计规范》取值;
[Δt]――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根据房间性质及结构类型,可查《热工设计规范》取值。
对热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建筑(如居住建筑、医院和幼儿园等),当采用轻型结构时,外墙的最小传热阻应在按式(1―38)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附加,其附加值按表1―7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