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课程推荐:VIP全科保过无限次畅学
第五章 操作风险管理
第二节 操作风险评估
商业银行须评估所有已经识别出来的操作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以决定哪些风险可以接受,哪些风险不能接受且应当及时加以转移或规避。
商业银行通常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对操作风险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做出评估。
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使用一定的方法帮助业务部门认识和评估其自身的操作风险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优化措施。
由业务部门自己识别评估自身的操作风险
确定需要重点管理和控制的风险
发现遗漏的风险和不适当的控制措施
解决问题,进行优化完善
(一)操作风险评估要素和原则
内部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据
包括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发生后可以标识、计量和描述该风险事件的各项数据信息,涵盖商业银行所有机构和所有重要的业务活动,反映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状况。
内部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应当是客观已发生的操作风险的损失数据,而非预期的损失数据。
外部相关损失数据
可能危及商业银行安全的低频率、高损失事件相当稀少,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利用外部相关损失数据(无论是公开数据还是行业整合数据)来解决多数商业银行评估操作风险时因内部损失数据有限、样本数过少而导致统计结果失真的问题。
情境分析
业务经营环境和内部控制因素
操作风险评估通常从业务管理和风险管理两个角度开展,遵循由表及里、自下而上、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
课程推荐:VIP全科保过无限次畅学
操作风险评估原则
(二)操作风险评估方法
1.自我评估法
操作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有自我评估法、损失分布法和风险地图法等。其中,自我评估法运用最广泛、最成熟。
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
全员风险识别与报告,作业流程分析和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措施评估,制定与实施控制优化方案以及报告自我评估工作与日常监控五个阶段。
商业银行在全行范围内开展操作风险的自我评估,有助于:
(1)建立覆盖商业银行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和业务环节的操作风险动态识别和评估机制,实现操作风险的主动识别与内部控制持续优化;
(2)优化和完善各项作业流程,平衡风险与收益,提高服务效率和盈利能力;
(3)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操作风险事件数据库,构建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平台;
(4)为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的关键风险指标体系和操作风险计量奠定基础;
(5)为案件防查工作提供方法和技术支持;
(6)促进风险管理文化的转变,提高员工参与操作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程推荐:VIP全科保过无限次畅学
2.关键指标法
选择关键风险指标的基本原则
关键风险指标示例
风险类别 |
关键风险指标 |
指标释义 |
人员因素 |
人员在当前部门的从业年限 |
不考虑先前的工作经验(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只考虑员工在当前部门的从业年限,通常员工从业年限越长,工作经验越丰富,业务出错的可能性越小 |
员工人均培训费用=年度员工培训费用/员工人数 |
员工人均费用的变化情况,反映商业银行在提高员工工作技能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 |
- |
客户投诉占比=每项产品客户投诉数量/该产品交易数量 |
客户投诉反映了商业银行正确处理包括行政事务在内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客户对商业银行服务的满意程度 |
- |
交易结果和财务核算结果间的差异=某产品交易结果和财务核算结果之间的差异/该产品交易总次数 |
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使得交易结果和财务核算结果匹配和核对较为困难,尤其当财务人员配备不足、前中后台缺少系统支持和充分合作时 |
内部流程 |
前后台交易不匹配占比=前台和后台没有匹配的交易数量/所有交易数量 |
大量未能匹配的交易意味着前台的书面记录存在问题和/或后台在输入交易信息时出现问题,同时缺乏信息系统支持 |
- |
系统故障时间=某时段内业务系统出现故障的总时间/该段时间的承诺正常营业时间 |
随着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快速升级/改造,不可避免地发生系统故障,给自身和客户造成损失 |
系统缺陷 |
系统数量=每个业务部门与业务有关的EXCEL表格数最/业务系统种类 |
出于缺乏信息系统支持,业务人员不得不借助大量的EXCEL表格,后果是业务流程中出现很多手工作业,既难统一规范又加大了工作量,导致流程低效、质量低下 |
外部事件 |
反洗钱警报占比=反洗钱系统针对洗钱发出报警的交易量/实际交易量 |
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商业银行可能因涉嫌洗钱、资助恐怖活动等违规/违法行为而遭受监管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