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命题点11 从众、社会促进、社会怠慢、模仿、暗示及社会感染
1.从众
(l)定义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2)功能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
从个体来看从众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
(3)类型
一是真从众。
二是权宜从众。
三是反从众。
(4)行为的原因
一是寻求行为参照。
二是对偏离的恐惧。
三是群体凝聚力。
(5)影响从众的因素
一是群体因素。
二是个体人格因素。
三是情境的明确性。
四是其他因素。
2.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
3.社会懈怠
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4.模仿
(1)定义: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2)意义
一是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二是适应作用。
三是促进群体形成。
(3)塔尔德的“模仿律”
一是下降律。
二是几何级数率。
三是先内后外律。
5.暗示
(1)定义
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2)分类
按信息来源,暗示可以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按暗示者的目的,暗示可以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
按暗示双方的接触方式,暗示可以分为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 按暗示效果,暗示可以分为暗示和反暗示。
(3)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一是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二是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就明显;被暗示者的年龄、性别与暗示的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三是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
6.社会感染
(l)定义 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2)特点
双向性、爆发性和接受的迅速性。
(3)分类
一是个体间的感染。
二是大众传媒的感染。
三是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命题点12 爱情、婚姻、离婚及家庭
1.爱情
(1)定义
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2)与喜欢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依恋、利他和亲密。
(3)发展阶段
爱情的发展大致经历取样与评估、互惠、承诺和制度化四个阶段
(4)形式
李(J. Lee,1973)等人通过研究,概括出了六种形式的爱情: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戏式、占有式、实用式、利他式。
(5)三角形理论
斯坦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日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
2.婚姻
(1)定义 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
(2)夫妻关系的类型
一是爱情型。
二是功利型。
三是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四是建设型。
五是惰性型。
六是失单型。
七是一体型。
3.离婚
(l)定义
就是依法解除婚姻关系。
(2)夫妻之问的心理冲突
一是需求不满。
二是价值观念的不一致。
三是“自我”的远离。
四是夫妻的性差异。
(3)原因
一是低龄结婚。
二是未婚先孕。
三是恋爱时间短。
四是家庭有离婚史。
五是婚前性经验。
六是夫妻不平等。
七是性生活不和谐。
4.家庭
(1)定义
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其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
(2)结构要素
一是家庭成员的数量。
二是代际层次:在家庭代际关系中,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
三是夫妻数革: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家庭中有几对夫妻,就有几个核心。核心越多,家庭越小稳定。
(3)结构模式
一是核心家庭: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二是主干家庭:由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如父、母、子、媳组合而成的家庭。
三是联合家庭:由夫妻与两对或以E的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四是其他家庭:上述二种类型外的家庭,如单亲家庭、丁克家庭等
(4)功能
包括:经济功能、性的功能、生育功能、抚养与赡养功能、教育功能、感情交流功能和
休闲与娱乐功能。
(5)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
一是社会与环境因素。
二是家庭成员的素质。
三是家庭成员间的人际距离。
(6)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生命周期指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的过程,是美国学者研究人口问题时提出的,对我们中国社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只适用于核心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