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第十章 社会认知
第1节社会认知概述
答:社会认知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波斯特曼等人最先提出了“社会知觉”的概念,强调知觉过程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布鲁纳等人倡导的有关社会知觉研究的理论被称之为新思潮理论,开辟了社会知觉研究的道路。
1、什么是社会认知
答:是人对社会世界的认识,是对社会客体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是个体观察他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并对其内在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包括感知、判断与评价、推论与解释几个过程组成,而不仅局限于其中一个环节。
2、社会知觉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人对社会性客体的反应不同于对物理世界的反应?
答:①当认知对象是人时,认知者表现出更强的探索其行为原因的愿望;②由于他人的出现对我们的目标可能产生影响,所以他人的出现使我们更加关心自己的目标;③他人可以使我们产生关于自己和对方在态度、能力等方面的社会性比较。人的社会认知实际上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进行的。
3、社会认知的意义
答:社会认知是人认识社会的必经之路。人们是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化并形成性别角色和人际关系,产生社会动机、自我意识和社会态度,进而采取各种社会行为的。
第2节制约社会认知的因素(认知者方面、认知对象方面、认知情境方面)
图式:在每一个人的头脑中都要存在着一定的有组织的思考和行动的模式,即用来了解世界的认知结构。
2013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第3节人际知觉的理论与规律
1、人际知觉理论
1) 认同、移情与反省认同:指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念、信仰、行为准则和态度,并不自觉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过程。
移情:是指个体能够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体验和推测他人的需要、动机和情感。
反省:指主体对他人对自己评价的认识。
2) 印象形成理论
答:印象研究是从社会认知研究中引申而来的。认为当人们与一个陌生人接触时,首先会想到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对他人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因而印象的形成具有综合性、间接性和固执性
印象形成的模式?
答:累加模式。人们以认知客体特性的总和形成对它的印象。平衡模式。人们以认知客体的各种特征的平均值形成对其的印象。加权平均模式。将认知客体所有特性加以平均,同时对较重要的特性给予较大的权数。
3)认识平衡与认识失调理论
答:认识平衡与认识失调理论是重要的人际知觉理论,也是社会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70年代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热门的课题。
2、人际知觉规律
1)首应效应
答:指在社会认识过程中,第一印象所获得的信息对总体印象形成和后继信息的理解和组织的强烈定向作用。第一印象:两个素不相识的初次见面时行成的印象,包括对方的表情,姿态、身体、仪表等方面的印象。为什么会产生首因效应呢? 答:有的学者认为是先入为主,获得了鲜明、深刻的印象,对于后继信息,人们投入的注意力不够,从而使其影响下降。
2) 近因效应答: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后获得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近因效应呢?
答:当关于某人的信息连续出现时,人们倾向于相信前面的信息,并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时会出现首因效应;当关于某人信息被间断地感知时,近因效应会起作用。认知者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作用大,而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较大的作用。
3) 晕轮效应
答: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人们对一个人某个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特性。
4)仁慈效应
答:个体在对他人特征进行评价时往往更多的对他人做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总有一种宽大的倾向,好的评价多于不好的评价。
5) 社会刻板印象
答: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某个或某类人或事物的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
刻板印象有其积极的意义?
答:节省人们的时间和精力,避免搜凛、分析信息的繁琐过程。但刻板印象往往是片面的,与事物本质不一定符合。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忽视了个体差异,经常导致对人的错误认知,且是构成偏见的主要成分。尽管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6) 投射作用
答: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取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使人们将自己的特点看成了别人的特点,心理学中投射测验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发展起来的。
2013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2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第4节归因理论
1、什么是归因
答:归因也叫归因过程,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判断过程,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即观察者对他人的行动过程或自己的行为进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最初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概念,后来归因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2、归因理论
答:1) 海德的人际知觉归因理论(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为归因理论诞生的标志)
2)琼斯和戴维斯的一致性推断理论(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
3)凯利的立体归因理论(接受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
4) 维纳的成就行为的归因理论
3、归因儒差
答:是指归因者偏离了标准的归因过程,歪曲了事物发生的某些真正原因。有的是由于认知过程本身固有的局限造成的,有的是由于人们的动机导致的。
几种主要的归因偏差?
答:1)基本归因偏差:也称主要归因偏差,是指当人们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低估情境的作用而高估个人内在品质的作用。
2)行动者―观察者效应:指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失败行为归因于较稳定的人格因素,把他人的成功归因于外部环境;而将自己的失败行为归因于外部因隙,把自己的成功行为归因于自己的个人品质。
3)利害关系导致归因偏差
4)归因的性别偏差:指当女性成功时,自己或他人常不愿将之归因于能力,而归因于外部因素。
5)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倾向
4、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一些归因技能,形成较积极归因倾向。
几种主要归因训练方法。
答:1)强化矫正法:让个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种行为,然后要求他们在事先预备的归因因素表中作出选择,对行为做出归因。
2) 团体发展法: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和分析行为的原因,并由一名心理学家或受过一定训练的教师对各人及整个小组的归因情况作出比较全面的分析,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归因。
3)观察学习法: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为代表,首先让学生看几分钟。归因训练的录像片,片中表现学生在完成一行为时进行归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