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统计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09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货币政策(6)

|0·2009-10-19 15:27:29浏览0 收藏0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部门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会产生一定程度抵消作用的这种经济现象,通常被称为挤出效应。

  再次,一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从制定到作用于经济运行,都存在着作用时滞。作用时滞包括认识时滞、反应时滞和生效时滞。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不同的传导机制,因此两种政策具有不同的作用时滞。一般地说,财政政策由于是通过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的,它可以直接增加或减少总需求,在乘数的作用下,对经济的扩政或收缩即国民收入的变动会较迅速地产生影响,因此其生效时滞可能较短。但是,财政政策的认识时滞和反应时滞可能较长。因为一项财政政策的出台,在许多国家需要经过国会的批准,这就意味着这项政策的出台必须在大多数议员取得共识的情况下才能实施,因此财政政策的认识时滞可能较长。此外,在国会预算程序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即使不存在认识时滞,要完成国会预算程序,也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财政政策的反应时滞也可能较长。与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不同,财政政策的作用更为间接,因而其生效时滞可能较长。因为中央银行无论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还是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都要首先影响货币供给,并通过货币供给的变动影响利率,然后通过贷款发放额度的变动和利率的变动影响私人部门的投资,再影响国民收入。货币政策的这一传导机制表明,相对于财政政策来说,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出来。虽然货币政策的生效时滞较长,但其认识时滞和反应时滞可能较短,因为在许多国家,货币政策都是由货币当局直接制定的,不存在繁杂的批准程序。究竟哪一种政策的作用时滞更长,在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不同,也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情况,因而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其作用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当经济出现萧条时,扩张性货币政策尽管能够降低利率水平,但是只要厂商对未来的预期比较悲观,即使较低的利率也难以刺激私人部本投资的大量增加,通常,这被称为投资呆滞。如果再考虑的到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会使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不能再下降的情况,那么,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的效果就可能很小。反之,在经济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作为反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其效果则比较显著。与货币政策相反,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常具有显著的效果,因为扩政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实现的,无论是政府支出的增加,还是税收的减少,都会直接增加总需求,进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增加产生直接的影响。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既具有相同的一面,又具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政府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运行时,通常总是有选择地把两种政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009年统计专业资格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2009年统计师考试时间:2009年10月25日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