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统计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8年初级统计师《专业知识》考点数列分类

环球网校·2018-03-22 09:45:20浏览41 收藏12
摘要 环球网校编辑为考生发布“2018年初级统计师《专业知识》考点数列分类”的新闻,为考生发布统计师考试的相关考试重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做好复习工作,预祝各位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本篇具体内容如下:

1.种类

①属性分配数列:

按品质标志分配而形成的数列叫属性分配数列,简称品质数列,如上例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分布。

②变量分配数列

按数量标志分组而形成的数列叫变量分配数列,简称变量数列。

1)单项式变量分组数列

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而形成的数列。

2)组距式变量数列

把各变量值按照一定组距进行分组而形成的数列。如:上例某班学生统计考试成绩表。

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组限,50—60,60—70等。其中较小的变量值称为下限,50,60等,较大的变量值为上限,60,70等,各组上限与下限之差即为组距,组距=上限-下限,60-50,70-60等,各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称为组中值,即组中值=(上限+下限)/2,(50+60)/2=55,(60+70)/2=65,组中值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即假定次数在各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代表了各组内的一般水平。

a.等距分组

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特点:由于各组组距相等,各组次数的分布不受组距大小的影响,它和消除了组距影响,与次数密度的分布是一致的,一般呈正态分布。

次数密度=次数/组距,其作用主要用于消除各组组距不相等而造成的现象分布的影响。

b.不等距分组

各组组距不相等。

特点:不等距分组各组的次数多少受组距不同的影响,组距大次数可能多,组距小,则次数可能少,

因此必须消除组距对其分布的影响即需计算次数密度。

在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学生成绩的分布

60分以下

60—70

70—80等

又如:学生人数的分布

30人以下

30—60

60人以上等

这种具有不确定组距的组称为“开口组”,包括上开口和下开口,其组中值如何计算?

下开口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

上开口的组中值=下限+下限1/2邻组组距

2.变量数列的编制

程序:①原始数据②序列化(编制由小到大简单数列)③求出组距等④分组归类合计(形成次数分布)⑤制成统计表(变量数列)

a.离散型变量

由于离散型变量各变量值之间以整数断开,变量值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上下限都可以用准确的数值表示,组限非常清楚。

如:某校按学生人数分组,其组限为:

100人以下

101—200

201—300

301—400

401人以上

b.连续型变量

由于连续型变量各变量值之间可做无限分割,有小数存在,上下限不能用两个确定的值表示,只能用前一组的上限与本组的下限为同一数值表示。如:上例考试成绩

统计实际工作中,虽然变量区分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但为了计算,绘图等的方便,保证整体单位不出现重复、遗漏。可采用连续型变量的形式代替离散型变量。

对于连续型变量,在确定组限时,有一原则可循,即“上组限不在内”原则:各组只包括本组下限变量值的单位,不包括本组上限变量值的单位。

3.编制统计表

如上例40人考试成绩分为5组,组距为10,组限可以为:

50—60,60—70,…,90—100

可以使考试成绩的优、良、中、及、不及格的特征体现出来。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