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A.观察研究方法 B.实证研究方法 C.对比研究方法 D.规范研究方法
【答案】B
【解析】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2.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 )的问题。
A.是什么 B.怎么样 C.应该是什么 D.本质
【答案】c
【解析】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
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 B.劳动力供给量
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 D.劳动力需求量
【答案】B
【解析】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4.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 B.劳动力供给 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量
【答案】c
【解析】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5.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E。>1 B.E。<1 C.E,>0 D.E。<0
【答案】A
【解析】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劳动力供给弹性可分为若干类:当E。=1时,单位供给弹性,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当E,>1时,供给富有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当E,<1时,供给缺乏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6.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
A.调节资源的配置 B.决定就业量与工资
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 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
【答案】B
【解析】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资量。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收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7.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 )。
A.货币工资/价格 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c.货币工资×价格 D.货币工资X价格指数
【答案】B
【解析】实际工资是指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其计算公式为: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8.( )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
A.等级工资 B.岗位工资 c.绩效工资D.计件工资
【答案】D
【解析】计时工资是依据工人的工资标准(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与工作时问长度支付工资的形式;计件工资是依据工人合格产品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工资报酬的工资支付形式。计件工资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
9.一般而言,正常的收入差距范围的基尼系数水平是( )。
A:0.1~0.3 B.0.2~0.3 c.0.2~0.4 D.0.2~0.5
【答案】c
【解析】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基尼系数小于0.2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基尼系数在0.4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比较大;通常的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
10.当收人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 )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
A.0 B.0.5 C.1 D.0或1
【答案】c
11.当收人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 )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
A.0 B.0.5 C.1 D.0或1
【答案】A
【解析】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创制的用来判断某种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一种尺度,亦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当基尼系数接近0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反之,当基尼系数接近1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等。
12.( )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
A.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B.基本劳动时问标准
c.最低社会保障 D.最低工资标准
【答案】A
13.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
A.国民收入 B.基尼系数 C.人均GDP D.需求弹性
【答案】B
【解析】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于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人口(或家庭)众数组分布频率、帕累托定律等。最常用的是基尼系数,它具有方法简单(用一个介于0~1之问的数值即可表示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程度)和可比性强的特点。
14.(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 B.收人政策 c.金融政策 D.货币政策
【答案】D
【解析】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手段,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直接目的是调控利息率,最终目标是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达到增加或降低有效需求,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均衡。
15.在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不同的资源个体因其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会出现( )的状况。
A.隐蔽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潜在性失业 D.公开性失业
【答案】B
【解析】技术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引进先进技术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
16.周期性失业属于( )失业。
A.选择性 B.结构性 C.摩擦性 D.总量性
【答案】D
【解析】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产生的失业。因为经济周期不能科学预测,持续期限、影响深度与广度等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它是一种最严重、最常见而又最难对付的失业类型。周期性失业属于总量性失业,即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的失业。
17.实际上,不论是出于工资水平的考虑,还是出于岗位技能等级考虑的选择性失业,都有( )的色彩。
A.自愿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答案】c
【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18.总量性失业是指( )。
A.劳动力需求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供给量
B.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C.劳动力供给数量等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结构小于对它的结构需求量
【答案】B
【解析】总量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是由总需求不足造成的,接受市场现行工资率,有就业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总量性失业的直接表现是大量求职人员找不到工作,一些已就业的人员被辞退;其间接表现则是就业人员过剩、人浮于事、开工不足、在职失业等。
19.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
【答案】A
【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时所产生的时问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因而,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问的失业。
20.( )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A.劳动生产率提高 B.气候的变化
c.市场经济的动态性D.总需求不足
【答案】D
【解析】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亦可理解为非自愿失业)的主要原因。
二、多项选择题
1.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目标有( )。
A.有效的员工激励
B.保持智力资本竞争的优势
c.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D.企业在适当时机,获得适当人员
E.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潜力
【答案】ABCDE
【解析】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目标是确保企业各类工作岗位在适当的时机,获得适当的人员(包括数量、质量、层次和结构等),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潜力,有效地激励员工,保持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
2.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从内容上看,可以区分为( )。
A.战略发展规划 B.组织人事规划 C.制度建设规划 D.员工开发规划
E.财务管理规划
【答案】ABCD
【解析】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包括:①战略规划;②组织规划;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④人员规划;⑤人力资源费用计划。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 )。
A.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
B.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
C.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D.人力资源费用计划
E.制度化管理
【答案】AE
【解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Bc两项是人员规划的内容;D项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同属于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4.进行组织信息处理的要求是( )。
A.及时性 B.准确性 C.适用性 D.系统性
E.经济性
【答案】ABCDE
【解析】企业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要求包括:①准确性原则。在企业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调研人员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客观地反映企业实际情况,这样获得的信息才是可信可靠的;②系统性原则。对企业信息要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加工,做到系统化,保证和调查主题相关的信息的完整性,以避免企业做出片面的决策;③针对性原则。即有的放矢,有目的、有计划地采集和处理企业信息;④及时性原则。必须迅速地采集、加工、归类、整理、传递有用信息,否则,信息如果过时,即使再准确、再全面、再系统,也可能贻误决策;⑤适用性原则。即根据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和管理系统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类别和形式的信息;⑥经济性原则。即在信息采集和处理的过程中,统筹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
5.在组织信息处理过程中,要对信息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估信息源可靠性的标准包括( )。
A.提供信息是否具有代表性
B.提供信息的动因
c.是否拥有所提供信息的所有权
D.过去提供信息的质量
E.信息源的可信度
【答案】BCDE
【解析】信息的可靠性分析是指根据信息的可能准确度和信息源可靠性,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评级的过程。评估信息源可靠性的标准有:过去提供信息的质量、提供信息的动因、是否拥有所提供信息的所有权,以及信息源的可信度。
6.信息的可靠性分析( )。
A.有助于信息管理人员跟踪原始信息
B.有助于信息管理人员掌握各种潜在的信息来源
C.有助于信息管理人员掌握第一手资料
D.有助于企业对员工进行控制
E.有利于未来信息搜集计划的制订
【答案】ABE
【解析】信息的可靠性分析是指根据信息的可能准确度和信息源可靠性,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评级的过程。这一分析有助于信息管理人员跟踪原始信息,掌握各种潜在的信息来源,有利于未来信息搜集计划的制订。
7.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主要来源有( )。
A.调研人员自己采集的资料
B.通过机关、企业等单位获得的资料
C.通过报纸杂志获得的资料
D.工作计划
E.职务说明书
【答案】ABC
【解析】企业组织信息采集过程中相关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原始资料,又称第一手资料,或初级资料,是指调研人员自己采集的资料,如企业的业务状况记录、销售记录、成本记录、用户意见簿记录、消费者反馈信息记录、对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的调查记录等;②二手资料,又称次级资料,是指经过别人采集、整理和初步分析过的资料。这种资料通过机关、企业等单位或报纸杂志获得,成本低,但很可能失实,或由于时问、地点、条件变化而使资料失去使用价值。
B.调查研究法的具体方法包括( )。
A.比较法 B.询问法 C.观察法 D.数理统计法
E.档案记录法
【答案】Bc
【解析】调查研究法是指针对具体的问题,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个人访谈或问卷调查,以了解组织运行的情况及相关信息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询问法和观察法两种。
9.档案记录法可用于采集组织过去的( )。
A.决策机构效果 B.决策效率 C.决策效果 D.文件审批效率
E.文件传递效率
【答案】ABCDE
【解析】档案记录法是指向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人员了解组织过去的建设、运行状况以及关于重大事件或决策的档案记录的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采集组织过去的决策机构效果、决策效率、决策效果、执行效率、文件审批效率和文件传递效率。
10.信息采集方法中的观察法可分为( )。
A.直接观察法 B.行为记录法 C.简介观察法D.档案记录法
E.调查询问法
【答案】AB
【解析】观察法是指调查者通过到现场观察被调查者的言语和行为,从而采集相关信息的方法。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法和行为记录法。直接观察法是指调查者自己或派遣他人直接到现场对被调查者的行为、言论、反应、感受等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采集相关信息的方法。行为记录法是指调查者借助特定的仪器、设备或工具,记录被调查者的行为和反应,从而采集相关信息的方法。
三、简答题
1.请简述劳动合同管理台账包含的内容。
答:劳动合同管理台账一般包括:
(1)员工登记表。员工登记表应能够全面反映员工本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工种岗位、合同期限、档案存放机构,以及企业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
(2)劳动合同台账。劳动合同台账应能全面地反映员工合同签订、续订、变更等情况。
(3)员工统计表。员工统计表按照一定的员工序号全面记录员工个人的情况,其栏目及统计指标根据劳动合同管理的需要设定。
(4)岗位(专项)协议台账。
(5)医疗期台账。准确、全面记录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治疗与休假情况。
(6)员工培训台账。反映员工培训类别、培训时问、培训费用及企业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
(7)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去向台账。
(8)其他必要的台账。
14.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和劳动卫生规程包括哪些内容?
答:
(1)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劳动安全技术规程是国家为了防止和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减轻繁重体力劳动,以及防止生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制定的法律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三个方面:
①工厂安全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a.厂房、建筑物和道路的安全措施,以及坚固安全,符合防火、防爆的规定;
b.工作场所、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技术措施;
c.机器设备的安全措施;
d.电气设备的安全措施;
e.动力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
⑦矿山安全规程
a.矿山设计的安全要求。矿山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b.矿山开采的安全要求。矿山开采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执行不同矿种的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c.作业场所的安全要求。必须对各种危害安全的事故采取预防措施,如冒顶、爆炸冲击冲压等。
⑧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包括建筑安装施工的一般安全要求,施工现场、脚手架、土石方工程、机电设备、防护用品发放等,严格执行安全帽、安全标志、高处作业等国家标准。
(2)劳动安全卫生规程的主要内容
劳动卫生规程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防止和消除职业危害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总和。包括各种工业生产卫生、医疗预防、健康检查等技术和组织管理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危害。根据国家《有毒作业分级》标准,对劳动者进行保护;凡散发有害健康的蒸汽、气体的设备应加以密闭,安装通风、净化装置;有毒物品、危险物号应储藏在专设处所,严格管理,有毒或有传染性危险的废料应在有关机关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②防止粉尘危害。根据国家《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标准,对劳动者进行保护;设置吸尘、滤尘和通风装置,发放个人防尘用品和保健食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
③防止噪声和强光刺激。没置消声装置,合理组织工作场所和工艺阶段,发放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等。
④防止电磁辐射危害。设置电场屏蔽或磁场屏蔽装置,推进自动化或远距离控制作业,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等。
⑤防暑降温和防冻取暖。严格执行《低温作业分级》《冷水作业分级》标准,工作场所在5摄氏度以下、35摄氏度以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等。
⑥通风和照明。工作场所可以自然通风的应保证自然通风,有毒有害气体集聚的r=作场所应进行机械通风,并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局部照明应符合操作要求等。
⑦个人防护用品和生产辅助没施。
⑧职业瘸防治。
温馨提示:欢迎关注环球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频道,更多资料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