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2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辅导:小组工作主要模式

|0·2012-05-15 17:36:36浏览0 收藏0

  2012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辅导:小组工作主要模式

  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小组工作自创立以来,形成了许多工作模式,并对小组工作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在运用小组工作方法的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小组会有不同的工作目标,小组工作的目标也要求选择适合的工作模式。最基本和常用的小组工作模式有四个: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互动模式以及发展模式。

  一、 社会目标模式

  理论基及实施原则

  社会目标模式源于小组工作的早期实践,是最早的小组模式。它主要运用于社区层面,核心的理论概念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通过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良知和社会意识。在强调动员民众参与、形成社会共识与共同任务完成方面,它与社区工作的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系统论、生态系统论、教育理论和社会学观点。这些理论观点主要强调社会系统与个人、群体之间是互动和相互影响的。它关注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主张通过小组工作中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养组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社会目标模式主要在社区层面组织开展,并且比较多的运用在社会小组和组织小组中。这一模式的基本假设,认为小组组员通过在小组互动过程中形成共同的目标,可以主动推动小组工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员能够获得自我发展,提升参与能力和承担有积极意义的社会行动的能力。

  (二)社会目标模式的实施原则

  1.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认为,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具有民主参与社会生活的动机和潜能;关键是通过小组与组员、组员与组员的互动来激发这种动力和潜能,从而提升其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特别是关注和吸引弱势群体成员参加小组活动,特别是关注提升弱势群体成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参与能力。

  2. 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特别是她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3. 致力通过小组领袖的培养,培育有利于社区各方面发展的领袖人物,提升她们推动社区和社会变迁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规划和执行社区发展项目、影响社会政策改变的能力。

  4. 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和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二、治疗模式

  治疗模式也称作临床模式或康复模式,以治疗、解决个人问题作为小组工作的主要任务,它也是社会工作的一个传统方法。治疗模式吸收了大量的精神医学、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与技术,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治疗和康复时与个案工作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理论基础 .

  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精神医学、心理治疗和咨询理论与技术,尤其以行为修正理论、社会化理论、学习理论为重。治疗模式关注小组组员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强调通过小组工作技巧来解决组员的问题,提供康复服务和预防服务。其基本假设是:个人的社会关系与适应方面的问题能够通过小组的方式得到治疗,即社会工作者通过一定的工作技巧去影响小组动力,可以使小组组员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并在小组中学习适应社会生活的经验,由此组员便可以获得自我发展,改变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真正融入社会生活。

  (二)实施原则

  治疗模式下的小组组员通常是有较严重的情绪问题、行为障碍、人格问题、精神异常或有社会偏差行为的人,工作目标是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帮助组员个人在心理、社会和文化适应方面得到康复、发展和完善,并预防对个人造成不良影响的消极因素的出现。组员在小组中获得矫治性的治疗,通过这种治疗而获得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帮助。

  原则:

  1. 综合性原则,即综合运用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临床社会工作的知识和实务技巧,明确治疗的方向,设计和实践小组治疗的计划并控制小组的发展。

  2. 建构型原则,即带领小组组员建构和发展社会性的治疗关系,以替代原来的有缺陷的社会关系网络,并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的行为,适应新的社会关系网络。

  3. 个别化与共同性相结合的原则,即设定每一个组员的个别性治疗计划,同时通过对所有小组组员个别性问题的综合分析,寻找小组共同成长的目标,实施整体性的小组治疗计划。

  三、互动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互动模式也称作交互模式或互惠模式,它关注小组中组员与小组和社会环境间的关系,希望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达到增强个人和社会功能的目的。互动模式将小组工作的重点集中于组员与组员之间为满足共同需要所产生的互动过程。

  (一)理论基础

  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其基本假设是:个人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小组为个人的社会功能发挥提供了有效场所,小组带领者在这里通过组织小组组员互动,使组员发掘自身潜能,增加社会交往信心、知识和技巧,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三)实施原则(P159)

  互动模式下的小组以组员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来实现小组目标,组员之间的“面对面”和密切的互动关系是小组存在和发展的动力。社会工作者扮演着中介协调者的角色。首先,应启发组员主动考虑问题,澄清组员的需要期待,寻找所有组员的共同需求,挖掘小组的正向动力,动员组员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强化发展目标。其次,是向组员说明自己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说明小组的作用。作为协调者,社会工作者还应诚实地向组员提供信息,包括概念、事实和价值,协调组员间关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实现小组目标服务。

  四、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

  发展模式也称过程模式,是较晚发展起来的一种小组工作模式。它以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恢复,预防人的社会功能的缺失,发展人的社会功能为目标。

  (一)理论基础

  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由三方面组成: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小组动力学。发展模式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提升。这包括:恢复个人的社会功能,预防个人社会功能的失调,发展个人的社会功能。这种工作模式关注小组组员个人的社会功能性而不是有关病理方面的因素,重视自我实现而不是治疗过程。它强调通过发掘个人的潜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发展模式对于人的基本假设是:人有潜力做到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实现;能够意识到他人的价值、评价他人,并与他人形成互动;能够意识到小组的情景,评估小组的情景、并在小组中采取行动。

  (二)发展模式的特点

  1.发展模式的小组目标是促进小组组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

  发展性小组的目的是通过小组鼓励组员参与,表达自己并找出小组组员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在小组组员间形成协助关系,以促进小组组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

  2.发展模式中小组组员通过互动、学习和经验分享获得自我成长

  发展模式下的小组鼓励组员积极参与并推动小组的发展,使小组达到自觉和自决的程度。因此这一模式的应用对象和范围极其广泛,如:困难人群、面临危机的人群以及寻求更大自我发展的人群等不同情况、不同年龄的人群。

  3.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协调者和使能者的角色

  在发展模式的小组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支持者的角色,即在小组中鼓励、支持、帮助小组成员选择和完成小组的特定任务,从而实现整体目标。协助组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成小组成员团结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通过宣泄等方式,推动组员在实现小组目标的同时,完成自我实现。

  (三)实施原则

  发展性模式能够运用在各种服务对象和人群中,对不同人群的需要和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都可以通过这个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和发展。发展模式的实施原则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发展成员的认知,形成小组共识;二是建立小组目标,形成小组动力;三是激发小组成员的潜能,增强小组成员的能力。

  在现今的小组工作实务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主张对各种小组工作模式进行整合,强调社会工作者在小组中的领导角色和小组结构是随着小组的工作进程而出现、变化和发展的

  相关信息:2012年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辅导:最低生活保障

  2012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辅导:小组工作的类型

  2012年初级社会工作师复习技巧解析

  2012年社会工作者全科保过套餐热招中   2012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免费试听

  2012年社会工作者辅导招生简章   2012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报名入口

  2012年社会工作者考试报名指南   2012年社会工作者考试辅导多款优惠套餐报名中

  更多信息请访问: 社会工作者频道        社会工作者考试论坛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