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了解劳动资源稀缺的属性:
1.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的
2.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
3.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二、效用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作为经济分析的假设。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三、劳动力市场
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
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方法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1、 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2、 劳动力参与率(简称劳参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100% 年龄别(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3、 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4、 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劳动力供给变量对工资变动率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5、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重要变动趋势为: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观察不到因经济周期循环产生的变动,也不存在显著的趋势性变化。
6、 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替代。
7、 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就业率下降,失业率上升时期,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但仍滞留在劳动力市场,而许多二级劳动力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的前景持悲观态度,因而宁愿退出劳动力市场而不愿作为失业者。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更多信息请访问:人力资源管理师频道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