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摘要】环球网校编辑为考生发布“未来10年期货衍生品人才需求或达25到30万人规模”的新闻,为考生发布期货从业资格考试的相关行业动态,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和复习,预祝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未来10年期货衍生品人才需求或达25到30万人规模的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期货业协会非会员理事李强
和讯期货消息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的期货行业人才培养暨大商所期货学院转型发展交流会于11月30日在大连召开。和讯期货将为您全程直播。中国期货业协会非会员理事李强的演讲主题是:加强人才基地建设,培养期货专才。
以下为文字实录:
李强:谢谢王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老师、业内同仁:大家好!
首先,祝贺大商所期货学院转型发展交流会的召开,也感谢大商所领导的邀请,使我有机会来参加这样一次重要会议。
大商所期货学院是全国期货行业后续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期货人才培养基地。今天大商所召开这样一个会议对于期货行业来说,包括是期货市场人才培养一件大事,也是很重要的一次会议,对期货行业发展,对期货市场基础建设意义重大。我主要想谈三个问题跟各位做一个交流。
首先,谈一下期货市场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到底需要多少人?我在2011年的时候,当时证监会按照中组部要求搞各行业人才规划,当时期货协会负责期货这块人才培养规划,当时我具体负责这件事,后来我说咱们研究一下,行业到底需要多少人,当时做了一个分析,按照企业名录把整个企业找了一下。当时大概上的品种就是四十来个,和期货品种相关,成规模的现货企业大概是25万个。这里面注意一个概念叫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国家是有特指的,按照2010年的标准,我记得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以上,商品流通企业销售额5000万以上,和我们平时说的大中型企业概念比较认可。我觉得这个概念,就是成规模现货企业的概念有多少参与期货市场,这比法人更重要。如果真正衡量期货市场为实体经济所起的作用,实际上成规模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数量是最重要的。这里面有25万家,包括各种品种我就不一一说了。当时找了245906家,但这里面有两个数据没有包括,一个是仓储运输企业,咱们知道粮食企业仓库很多,这里面没有包括。第二是很多商品流通企业没有包括,这里面包括生产企业和制造业接近25万个。这25万个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有多少个呢?当时我大致了解到,如果按照这样的口径从来没有统计过,但是进入期货市场,按照企业规模相对来讲大概比较大的现货企业不到2700个。如果说现货企业25万家,按照10%参加期货市场,将来三万个现货企业进来的话和现在的相比,大家来看一下这个人才需求。
第二就是金融机构,当时也做了一个研究。当时预计,特别是将来包括金融期货、期权上市以后,金融机构参与会非常多。当时算了一下金融机构按法人算,当时财务公司没有统计起来,中国现在有120家财务公司,再就是地方融资平台,市级以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每个市都有几家,这里面都没有统计进来。当时我们就算独立法人这样的金融机构,像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共4000多个法人。现在光私募这块,这是上个星期的数据,私募这块光管理人是17271个,备案私募基金42623支,现在私募人才需求相当大。这是金融机构需要的量,怎么也是几万人的规模。我记得我跟一个大银行的副行长聊,他说现在大金融机构最缺就是金融衍生品方面的人才。他说像我们这样一个大行算下来,我们想拿出100个人,真正把金融衍生品搞得很明白的都不容易,这是几十万人的大行,真正能够操作金融衍生品百八十人已经很不容易了。
期货交易所四家,期货公司150家,期货营业部去年年底1600家,现在可能没有那么多了。所以现在我们的业内来讲急需人才,期现结合人才、投资顾问人才、基金经理人才,基金经理主要是操作人才,产品设计人才,境外期货人才,量化风控人才,不是期货公司业务线那种风控,IT人才,金融衍生品高端人才,研发型营销人才,再就是复合型人在这十类人才。
未来5到10年,对期货衍生品人才需求真是巨大的。我们当时大概有一个数,在我印象里大概5到10年,专门从事这方面业务的人,如果中国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话,合起来应该是25到30万人的规模。少于这些人,人才是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目前期货和衍生品人才现状是什么问题呢?这跟行业和市场发展严重不适应。首先总量不足。我们现在期货公司的人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2013年大概到顶点的时候3.8万人,现在期货公司就剩2.9万人了,原因很多。但是证券公司IB人员数量增加,因为IB人员是兼职的,不是专职的。
第二就是人才结构分布不均衡。现在如果说期货衍生品人才大多数还是在期货业内,就是从需求角度来讲,金融机构和现货企业数量太少。中国一个很大的央企,申请境外期货资格,来的时候一下带了十几个男孩、女孩,后来老总介绍我们从事境外机构,不但有条件,有需要,我们还有人才,这十几位都获得期货从业资格,还调侃一下我,说期货从业资格很难考,我在想通过期货从业资格就能做外盘。就说明人缺到什么程度,我大概参与几次央企境外期货资格,每次一审完以后都让我推荐人才。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期货从业人员是净流出,人员流入20%,流出占29.9%,流出这些人去哪里了呢?50%以上去了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多的是到银行和基金。
第三个特点就是越高端人才跳槽越严重。2013年期货公司获得期货投资咨询资格,这个不太好考,当时有资格人占8.24%,现在大量减少了,2015年才占4.29%,说明流出的都是高端人才。
第四个特点就是越是A类公司、B类公司走的越多。大概是这样几个特点。
在座有很多高校的老师,我讲这个跟老师们做一个探讨,高校在期货和衍生品人才培养方面是滞后的。高校专业设置原则是宽口径厚基础。目前全中国高校没有一个学校有期货和衍生品交易。为什么呢?现在有些学校允许设方向,就是本科、研究生招生招金融学括弧期货衍生品方向,这个可以。
第二就是目前高校和期货相关专业里,很少开设期货课程,专业没有。咱们可不可以把它作为单独一门课程呢?很少。头几年我们协会在全国搞了一百多所两百所高校的调查,我们认为可能开期货单独课程大概没有超过十个院校,仅仅是在有关课程里面部分章节涉及期货内容。
编辑推荐:
【摘要】环球网校编辑为考生发布“未来10年期货衍生品人才需求或达25到30万人规模”的新闻,为考生发布期货从业资格考试的相关行业动态,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和复习,预祝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未来10年期货衍生品人才需求或达25到30万人规模的具体内容如下:
所以说,期货给学生上课的时候都是零碎,不是系统完整的,有的在金融学里面一章,有的在金融工程里面只有一块,是这样一个状态。美国不是这样,我们原来做过一个了解,美国常青藤学校里大概有400个班级系统开期货和衍生品课程,当然人家的专业设置不管,学校愿意怎么设就怎么设。
第四就是高校里面能够讲授期货和衍生品课程专业老师数量非常少,我们掌握全中国不超过100人,就是高校里面老师专门讲期货课程的不超过100人,因为我们这个数掌握了多少年。换句话说,期货和衍生品,特别是业内最需要,包括市场最需要的是交易性人才,交易性人才也未必是高校能培养出来。我的感觉交易性人才一个是天资,第二要靠实践。所以高校这种模式培养交易性人才很难。
期货人才的培养在现阶段,一定要发挥业内的作用,业内培养人才是重要途径。后备人才和高校的合作是重要途径。所以,大商所期货学院十年参加培训一万多人,相当于办了一所大学,功不可没,现在办一所大学未必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第三,谈一下对大商所期货学院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第一个建议就是定位和目标,谨供参考。现在期货行业培训大家都在搞,交易所在搞,中期协在搞,有些机构也在搞,包括地方局、地方协会大家都在搞很多很多培训。大商所的定位应该在哪里?我个人的建议是期货高端应用型人才后续教育和培养基地。
这里面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重点是什么呢?我特别赞成上一节中施总的建议,就是对我们期货经营机构内部来讲,对我们期货行业来说就是分析师。为什么是分析师呢?这里面我想谈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现在期货衍生品人才基础就是分析师,高端人才基础就是分析师,不管是各种创新的、交易的、产品设计的,包括将来搞一些大营销这样的,都是从分析师里出来。所以,这里面分析师人才是最基本的。
第二,从目前现状来看,目前流失最严重的就是分析师。2010年我们统计,在期货分析师岗位上有4000人,现在是1630人。4000人的分析师岗位现在只有1630人了。所以现在分析师走的多,进来的少。
第三,分析师队伍需要不断的提高。施总刚才讲到的个别品种、综合品种,需要不断充电,现在多数期货公司都是中小期货公司,没有能力创造充电的表现。所以,我赞成施总的看法,抓住分析师就抓住现在期货市场急需人才培养的核心和主体。未来5到10年,大商所如果再能够给我们期货行业培养一万分析师的话,就算出去7000人,给业内留3000人就行,这7000人出去还是客户。我们现在一说到期货人才流失的时候,我跟期货公司有一个交流,我有一个看法,不怕,不怕在哪里,现在的人才流失和1996年的情况不一样,那个时候行业不好人家走,现在离开的人不是因为期货行业不好,而是因为其他行业对期货人才的需求更大,所以说这是好事。
第二个重点就是现在已经开展期货业务或者准备开展期货业务的现货企业操作人才,给现货企业培养人。有的大央企跟我说要搞一个培训,把下面十几个大厂子准备参与期货都找来了,最后搞一个十天的培训,就为这件事准备了两年。所以这里面如果大商所期货学院开展针对现货企业期货人才培训需要很大。
第三个重点就是现货企业从事期货的风控人员,这是我们期货的强项。
和高校的合作主要是培养后备人才,这块我有两个建议,两个重点方向一个是辅修,一个是金融专业硕士,为什么把辅修作为和高校合作的重点呢?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要想叫一个学生在哪方面成才,他必须有兴趣。我们现在中国很多大学生在报考读大学的时候对专业一无所知,是老师、爹妈给选的专业,到学校以后不喜欢这个专业就不好好学,但是如果喜欢期货专业的话,他自己就学了,自学能力很强。现在90后、00后太聪明了,只要有兴趣就不用担心学不好。他在大学学了两年,他知道对什么感兴趣,他就选辅修,辅修能激发对衍生品有兴趣的学生,中国1600万大学生,有兴趣的人有50万人就了不得了。辅修专业投入少,见效快。慢慢搞培训、办班,我们原来协会搞了一些点,包括在哪个地方设很不容易,因为不能专门给一个学校设,如果在大连设,16高校,找哪个地方很不容易,辅修很不容易,在哪个学校纳入计划,将来给证书,学校自己就安排了,大商所拿资金支持,第二派实物型的老师就可以了。而且还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将来的教学方式都在改变。比如说辅修十门课程,360个学时,一半课程是面授,一办是网络课程,将来计算机上机考试,特别简单,教学组织管理特别简单。另外将来是否从事期货专业也不用操心,他自己对辅修感兴趣了,将来有的到期货行业,有的到期货市场,有的自主创业,期货很适合学生个人创业。所以,通过辅修激发兴趣,培养大批的人见效快。而且,能够在全国形成影响力。比如说大商所如果拿一千万做这件事的话不得了。中期所当时我建议操作这个事,一年就拿400万,如果大商所在辅修这个问题加大力度,跟全国几十所高校合作,那我们将来后备人才就不愁了。
第二就是金融专业硕士。在中国开始不到五年,是近两、三年的事情,教育部就批了100多所高校,而且基本都是名校。据我掌握大概有100多所高校有金融专业硕士,在金融专业硕士里面设期货和衍生品方向,像东财大今年招了上百人,就是期货和衍生品这个方向。这个好处在哪里呢?因为咱们现在分析师起点是研究生,本科生不要。金融专业硕士跟高校一块设计课程,金融专业硕士,高校很愿意跟行业一块合作,跟行业大机构合作办金融专业硕士。
为什么办金融专业硕士好呢?第一培养高端后备人才,行业进去以后与学校设计课程更实用。金融专业硕士的课程给学校余地相对比较大。将来交易所选一批教师,在全国各地建立师资库,选200人,哪个高校一开就派老师就可以了。
一年能够培养几百人,这几百人基本上是到金融机构,不一定非进期货公司,只要进期货市场咱们就做了大事。所以,我觉得这两种形式最简单最快。
最后,时间关系我就不讲太多了。办学无非就是课程、教材、师资、考试、实习、教务管理,关键就是课程和师资。大商所期货学院原来有一批师资基础,再选一批师资,能够形成几百人的师资库就不得了了。高校发挥高校的优势,比如说量化方面,金融工程方面,这方面基础老师优势在高校,应用性课程基础在业内,两者一结合这个事就成了,所以师资是关键,课程是关键。把这两个关键抓好,大商所期货学院将来真的就是咱们中国期货市场的黄埔军校,我去了四次黄埔军校,每次都深有感触,9个月,136门课程,多数课程就2到3个小时,老师基本都是兼职的。将来咱们王总这块的期货学院有过去十年的基础,打造成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期货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成中国期货市场的黄埔军校没有问题。祝大商所期货学院越办越好,以上意见谨供参考,谢谢大家!
编辑推荐: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阅读完期货从业资格论坛与广大朋友一起交流学习,共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