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考研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22年考研,教育心理学最常考的5个效应!

网络·2021-08-17 10:11:02浏览27 收藏13
摘要 2021考研已经落下帷幕,准备2022考研的考生也已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备考当中了,环球网校小编会持续为大家整理有关备考、择校、招生等政策信息,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2022年考研,教育心理学最常考的5个效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皮格马利翁效应

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在智力测验中发现,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现象。

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教师认为某些孩子聪明,对他们有积极期望,认为他们以后智力会发展很快,那么若干个月后,这些孩子的智力果真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相比之下,没有得到教师这种积极期望的孩子智力的发展并不明显。而两类孩子原来并没有什么差别。

🍄教育意义

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它运用了暗示在心理态度的建立与习惯的养成方面的作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的身心发展状况,引导学生树立未来的目标,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霍桑效应

所谓“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心理学上的一种要求特征。

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比如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霍桑效应的基本条件是,重要的工作环境属性能够被大量捕获,没有暗藏的或隐晦的信息。在教育研究方法中,观察法是其中之一,而对观察法的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霍桑效应”就是其中之一。

🍄教育意义

有公开课或者校外专家来访时,学生感觉自己的被关注着,就会表现的分外良好,因此老师让学生感觉自己被关注,赋予学生集体责任感,有利于规范学生行为。

布莱特效应

布莱特在进行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研究中发现的,在儿童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的发展阶段或高于自己两个及以上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

🍄教育意义

为儿童选择适合玩伴促进其发展。

刻板效应

将一群人的特征加以总结并把这些特征强加到某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人身上,忽略个别的差异,把自己对某个人的看法强加到对这一类人群或者事物的看法。

比如大家普遍认为南方人都细腻、北方人都比较豪爽。又或者男生都善于学习数学类的理工科、女生则比较擅长文学类的学习。

🍄教育意义

即使是在学校里面,也会有部分老师带有“性别歧视”,认为男生适合做领导、管理类的职业,女生更适合文秘类的工作。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去避免刻板效应。

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原理源于1959年普雷马克的一个实验。

他让孩子们从两种活动中选择一种:其一是玩弹球游戏机,其二是吃糖果。当然一些孩子选择了前者,一些孩子选择了后者。

更为有趣的是,对于更喜欢吃糖果的孩子,若将吃糖果作为强化物,便可以增加其玩弹球游戏机的频率;相反,对于更喜欢玩弹球游戏机的孩子,若以玩弹球游戏机作为强化物,便可提高其吃糖果的频率。

🍄教育意义

普雷马克(Premack)原理就是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但要注意,对一个学生有效的强化物可能对另一个学生不适合;如果过度使用强化物,强化物可能失去原有效力。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2022年考研,教育心理学最常考的5个效应!”,希望对2022年考研备考的考生有所帮助。有需要的话请使用环球网校提供的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帮助你更快的获取考试报名时间、准考证打印时间、笔试时间、成绩查询等多方面信息,快来点击短信提醒吧。点击下方免费下载按钮,还可下载考研相关备考资料。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