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模考试题八

环球网校·2021-04-07 12:57:23浏览24 收藏4
摘要 做题是备考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的必要环节,环球网校小编整理了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模考试题八,供正在准备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的考生模拟训练,查看更多模拟试题请关注环球网校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频道。

编辑推荐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模考试题汇总

案例一:

拟建某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综合处理厂,垃圾焚烧量000t/d,综合处理600t/d,由垃圾分选、综合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生活设施管理区等部分组成。

配套有余热锅炉、烟气净化装置、汽轮发电机组,年发电能力1亿kW.h。烟囱高度为90m。垃圾综合处理:生活垃圾进厂后,依次进行大件预分选、粉碎磁选、机械分选、人工精选后,筛上物送焚烧厂焚烧,筛下物送初级堆肥,分选出的橡胶、塑料等可再生利用资源送入再生资源厂房,砖、石、瓦、砾等送填埋场。

项目所在地环境敏感点主要分布在东南方向1.5km处,有居住区,主导风向为北风。

问题:

1.垃圾焚烧炉烟气执行什么排放标准?二恶英充分分解的条件是什么?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应包括哪些项目?

3.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如何判断?

4.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应注意哪些问题?

5.环境风险评价重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垃圾焚烧炉烟气执行什么排放标准?二嗯英充分分解的条件是什么?

垃圾焚烧炉烟气排放标准执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二恶英充分分解的条件是烟气在炉膛内滞留时间达2S以上及保证炉内烟气温度达8500C以上。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应包括哪些项目?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应包括TSP、PM10、S02、N02、C0等常规污染物和二恶英、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等特征污染物。

3.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如何判断?

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和周围环境敏感点与本项目的距离,对环境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厂,新改扩建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不得小于300m;对于垃圾综合处理厂,须进行恶臭影响分析。如果对环境敏感点有明显影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4.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应注意哪些问题?

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焚烧设备须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规定的“焚烧炉技术要求”。

(2)垃圾焚烧炉烟气排放须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规定的发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对二嚼英排放浓度应参照执行欧盟标准(现阶段为0.1TEQn9/m3);必要时加装脱硝装置;安装烟气自动连续监测装置;对二嚼英的辅助判别措施提出要求。

(3)注意对酸碱废水、冷却水的处置措施;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置措施。

(4)产生的污泥或浓缩液应在厂内自行焚烧处理,不得外运处置;炉渣与飞灰应分别处置,飞灰属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l8597-2001)及《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进行储存、处置;鼓励飞灰综合利用,但应确保不造成二次污染。

5.环境风险评价重点是什么?

环境风险评价重点是二恶英和恶臭影响。

案例二:

某啤酒生产线扩建项目,位于原厂区西面100m的空地上,某国道从厂区北侧通过,距公路500m,距火车站26km,当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绿洲、荒漠东西展开,南北更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趋倾斜,当地地表水比较发达,地下水资源丰富。自然土壤由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灰褐土、风沙土、沼泽土等13个土类组成。自然植被从南部的高山草甸、森林逐步过渡到北部的半荒漠和荒漠草原,大致可分为天然森林、草原植被,人工林植被,草原化荒漠植被,沙生、盐生植被和荒漠景观5类。气候属大陆性气候,干燥多风,光照充足、温差大,春季回暖慢,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项目扩建主要内容有:新建10万吨/年麦芽半塔式生产线一条,工程包括建造精选车间、浸麦车间、发芽车间、烘干车间、机修车间、原料库、成品库和锅炉房等。主要的原料、燃料有:大麦、石灰、编织袋、原煤等。锅炉烟气主要排放的气体中含有SO2和烟尘,原料经过加工后会遗留大量的废渣。生产过程还涉及其他设备如风机和空压机。

1.本项目的废水中污染物的控制指标是( ACD )。

A.COD

B.TOC(有机碳,一般不控制)

C.BOD

D.SS

2.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步骤包括( ABC )。

A.准备阶段,收集有关资料,编制环评大纲

B.正式工作阶段,根据环评大纲及批复意见,开展环境现状调查、公众参与调查及工程分析,并进行影响预测与评价

C.报告书编制阶段,对各部分进行汇总,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提出结论和建议

D.反馈阶段,在将来区域环境客观因素变化之后及时的更新报告的结论和建议

3.本项目进行公众参与调查的内容包括( ABCD )。

A.被调查对象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

B.被调查对象对项目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与认识

C.被调查对象就建设项目"三废"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的理解,对环境保护所持的态度及相应的观点

D.对企业及政府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

4.本项目进行公众参与调查的对象包括( ABCD )。

A.公司周边的单位

B.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

C.从事不同职业的普通市民

D.工程技术人员

5.为了实现清洁生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加强用水管理――加强生产线水的重复利用外,同时要加强各车间用水的计量,制定奖惩措施,促进节水措施落实。

(2)加强企业管理――首先从工艺技术路线和设备选型着手,控制生产过程的原辅材料利用、能源的消耗。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另外,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生产管理方法和制度,向管理要效益。

(3)采取节能措施――完善原辅料进入库登记、手续的交接、各种计量及仪表工具,教育职工爱厂如家,爱岗敬业,杜绝跑、冒、滴、漏。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模考试题八,为避免考生错过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报名时间,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预约成功之后,届时您将会收到相关的免费考试信息通知!查看更多202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模拟试题、高频考点、备考经验可点击文章下方的免费下载按钮。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