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周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智能化运行维护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2020年,住建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推动城乡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广义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涵盖建筑、地下空间结构、基础设施等土木工程全领域,其发展不仅有助于传统建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可推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业倍增。
湖南在新型建筑工业化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全省市州中心城市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面积5604万㎡,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6%,省级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达到41个,拥有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万亿产业集群支撑,已经具备了做大做强、向下一个万亿产业进军的基础和条件。充分把握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契机,将为我省扩增制造业“万亿俱乐部”、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注入强劲新动能。
聚焦建筑业“四化”趋势,加强关键领域布局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基础设施和建筑必须突出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特色。具体来说,绿色化应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包括选择绿色建造材料、施工建造过程资源节约和低环境影响、运维阶段低能耗低污染、拆除阶段资源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等;工业化即通过建筑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来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智能化要落实在建造阶段的智能化管理和施工,以及运维阶段的智能感知、监测和预警;信息化应实现设计阶段的全数字化建模、工地数字化管理、运维阶段的信息交互。
基于此,我省应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在绿色土木工程新材料和固废资源化利用、构配件标准化模块化生产、构配件3D打印技术、智能化施工设备和装备、高端智能运维装备、建筑与城市数字化模拟软件与平台、智慧工地管控平台、基于物联网和5G通信技术的信息感知交互设备和平台等关键领域的布局,并在政策、资金、人才、资源配置等方面予以倾斜,引导并扶持省内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抢占以上领域制高点,建成国内领先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基地。
聚力创新平台建设,协同核心技术攻关
目前,我省装配式建筑产业虽然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省级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但现有基地绝大部分分布在企业,其科研和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技术和产品低质化、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产学研转用”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还不足、后续乏力。应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鼓励行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建立全国一流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科研创新基地,建立并不断丰富新型建筑工业化重大科技成果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展,为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科技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贡献湖南力量。
湖南作为制造业大省,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产业具备较强优势,但是建筑工业化领域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存在不少“卡脖子”风险,比如智能建造和巡检机器人、盾构机主轴承、超大吨位电液伺服系统、高精度结构性能监测传感器、空中造楼机、工程结构减振阻尼器、数字化建模底层开发软件、装配式建筑数字化研发设计平台、工程数值模拟软件等等。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变“卡脖子”清单为技术攻关的“任务清单”,针对关键理论和核心技术设置科研专项,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制”,鼓励省内优势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不断提高我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推进传统基建与新基建融合,实现建造业转型升级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基建推动下,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正加速向建造业渗透,不断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我省应积极把握这一契机,推动传统基建与新基建融合发展,走“建造业+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融合创新之路,实现由传统建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一方面,应全面推广建筑和城市信息建模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全寿命周期的集成应用,实现从设计、采购、生产、建造、交付到运维阶段的信息互联互通、互用互享,提高全产业链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施工时间,降低运维成本;另一方面,加强物联网和5G技术在基础设施建造和运维阶段集成应用,充分挖掘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工地管理、智能建造过程管控、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城市运行管理、韧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和潜力。
以上内容就是“八大员新闻早报:把握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契机”,八大员新闻早报可以帮助考生了解最新建筑行业动态,积累建筑相关知识,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八大员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环球网校提醒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学习,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环球网校,也可点击下方免费下载领取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