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报考
  • 备考
  • 政策

报考

备考

复习资料

政策

行业动态
短信预约 装配式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湖北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12分钟一面墙,72小时一层楼

环球网校·2020-07-20 13:49:49浏览40 收藏20
摘要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我国未来建筑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可促进建筑业的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天环球网校为你带来“湖北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12分钟一面墙,72小时一层楼”。

湖北省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中建三局绿投公司武汉汉南厂,位于武汉开发区(汉南区)通用航空产业园内。

7月13日,记者来到这里,占地约200亩的厂区像是一座制造工厂,听不见机器轰鸣,也看不到扬尘漫天。

“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把制造业的生产管理经验复制到建筑业来,帮助全行业转型升级。”厂长邹东今年33岁,此前在汽车、电子制造厂工作,几年前进入了这一领域。在他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这座“造房工厂”。

这是一座用钢结构撑起的标准工业厂房,里面布局着4条工业化的流水式生产线。其中,生产叠合板、外墙板等“标准件”的流水线由一条环型轨道构成,上面载有几个墙面大小的金属模具,坐着“小车”沿着轨道循环运转。

“整条轨道分为10个工位,分别对应着清模、装模、预埋、布料、蒸养、吊装等10道工序,每个工位上的工人只负责这一道工序,就像福特式汽车生产线一样。”邹东说。

记者看到,模具刚到一个工位前,就有数名工人上前清理模具里剩下的混凝土残渣。下一组人则往模具里预埋线盒、配电箱、固定窗框等。当模具来到混凝土搅拌站前时,一名工人操作一台布料机,将一斗混凝土浆浇灌到模具里,没几分钟就将一个模具填满。经过处理后,模具被送入立体蒸养窑里用蒸气养护,4到6小时后凝固成型,即可出窑,经验收合格后再由行吊吊走,运往室外堆放。邹东介绍,该生产线一组工人只有35人,除去蒸养时间外,每12分钟就可以生产一块楼板。

而在几公里外,是中建三局绿投公司承建的湖北省体量最大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武汉沌口六村项目,总建筑面积80.3万平方米,包括29栋高层住宅及商业配套。项目经理孙安锋介绍,装配式建筑在生产环节高效清洁,优势明显,但在现场安装环节对施工工艺、组织协调、工人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而言,传统建筑模式最快可以4天盖一层楼,而装配式建筑则普遍为7至10天一层楼。

为此,该项目组织了多次技术攻关。比如,在项目9号楼的外墙上使用了一台爬升式施工平台。该施工平台主要用于安全防护及外立面施工,可随时升降,每分钟移动速度达到5.6米。而传统爬架安装繁琐,且每一层提升需2—3小时。同时,该平台的组装、拆除均在地面进行,避免了在高空解体的安全隐患。

孙安锋还带领团队从技术、预制构件生产、施工工序等多个维度挖掘制约装配式高效建造的因素,梳理问题清单98项,并持续拿出解决方案。一次巡查中,他发现建筑转角处的14块PCF板吊装繁琐,且耗时过久,吊到施工面后还需要不断重复绑扎钢筋、封仓灌浆等工序。

“既然构件可以自定义生产,为什么不直接让工厂做成4块,现场‘组装’在一起就可以了。”技术团队最终敲定,将临边结构复杂且拼装较难的现浇结构直接放到工厂加工生产,这样既降低了拼装难度、提升了施工速度,又减少了临边作业,最大程度保障了项目的质量与安全。

“工人的熟练程度在不断提高。”孙安锋介绍,项目主体结构第7—8层时,施工效率为六七天一层楼,到第9层时实现4天一层楼。节奏稳定后,第14层进入3天一层楼。

装配式钢结构体系虽然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它符合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建筑业应在整个行业范围内形成技术创新的氛围和机制,转变观念,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的科学研究,从而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点击下方免费下载,可领取装配式精华考点/课程讲义。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