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报考
  • 备考
  • 政策

报考

备考

复习资料

政策

行业动态
短信预约 油画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油画知识课堂分享:中国油画的困境在数字时代发展能打破瓶颈吗?

环球网校·2020-06-18 15:37:49浏览25 收藏2
摘要 中国油画在将近一个世纪的进程中,曾经历了三个较大的发展期。第一个发展期在三十年代,是在“五四”前后出国留学的一批青年油画家先后回国的背景下形成。今天小编带大家聊聊油画知识课堂分享:中国油画的困境在数字时代发展能打破瓶颈吗?大家一起来讨论吧。

中国油画的困境

一、 如何保持油画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现有地位?

中国油画目前的突出地位是在传统艺术分类(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中凸显出来的。在走向现代和后现代的过程中,中国当代艺术不可能在一定的绘画边界内发展。事实上,由于伯克直接将装饰性墙纸贴在画布上,纯“油画”已经不复存在,而综合性的材料被一起使用。边缘油画的出现是一个日益明显的事实。但真正的威胁不在于油画的边缘,而在于人类装置或行为艺术的实验。事实上,一些年轻的画家已经不适应架子上的“作品”了,因为一位不速之客老生白来到了中国(1985年)。1989年,包括油画在内的中国现代艺术展,明显让货架上的艺术黯然失色,成为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的伴奏。如果不是社会的变迁和这些艺术风格的发展,前卫艺术在油画中就没有立足之地。1989年以后,这种装置和行为被停止,为油画进入先锋状态提供了新的契机。

但装置和行为艺术的沉默总是一种幻觉。事实上,有些艺术家远离家乡,到西部去兴风作浪。一些艺术家转向“地下”,以更个人化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艺术目标。从1994年至今,中国油画的困境这股“暗流”逐渐呈现出“明显流”的形式。这种情况在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1995年艺术评论家提名(雕塑与装置)以及一些零散的展览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打破了时空和媒介的规范,艺术家的创作有了一种无人能比拟的自由度。装置艺术家和行为艺术家正在寻求与社会和公众的联系点。装置艺术和行为艺术的影响远未显现。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将是他们的繁荣时期。第一届上海艺术双年展是由政府投资举办的,以油画为主体,综合材料和装置的写实象征性设计。因为它不仅显示了油画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主导地位,也预示着综合媒体的兴起。中国油画将如何与这些新媒体和语言家族竞争,是它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 随着世界艺术的发展,中国油画家正处于一个永远无法改变世界的尴尬境地。

水墨画的未来可能比它更光明。尽管从中国油画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油画自我建构的命题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但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艺术家们却摆脱不了“被世界忽视”的阴影。除了放弃这个目中国油画的困境标,他完全是出于内心的需要,或是在生意成功的过程中找到精神上的支持。否则,他的一生都会伴随着“迟到”、“滞后”的悲剧感。在国际绘画界接受和认可世界性的现实主义和政治流行,关键不在于它们是中国油画,而在于它们与中国社会现实的联系符合国际绘画界的需要,因为它们具有与西方后现代艺术思潮同步反思现实的效果。然而,这两种被国际画坛所接受的趋势并没有被中国油画界作为一个整体所接受。这一事实表明,这两种趋势不符合中国油画自我建构的目标。但中国油画的悲剧正因为这种关注而失去“另一面”的关注,而得到“另一面”的关注而失去自身的困境。

三、中国油画国家经历了短暂的多元化发展

但写实油画(特别是功夫写实油画)在当代中国油画中仍占据着主流地位。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中国油画的整体格局和现代面貌。对前卫艺术(以油画工具材料为媒介的部分)的有限接受,加剧了它的学术倾向和古典气息,却降低了它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中国油画的困境功夫写实油画淡化了画家的敏锐感受,却从“兴华”中划破了与“潘兴华”分离的边界墙,变成了“潘兴华”。

因此,中国油画的最后出路在解构油画自身。但在目前,建构仍然是一个必经过程,只是建构者应该十分明白他努力的结局——解构并非悲剧,因为解构的目标是设定在一个超越画种之上的更大建构之中。中国油画的困境在数字时代发展能打破瓶颈吗?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形态,需由21世纪的批评家来为我们描述。更多对油画知识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下面的蓝色链接进行下载,谢谢关注我的文章。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