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心理咨询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心理咨询师课堂:孩子为什么喜欢“插话”?

环球网校·2020-05-18 10:58:39浏览57 收藏11
摘要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发展。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属于高阶层的职业,不仅体现在收入方面,而且在服务的人群方面也是如此。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心理咨询师课堂:孩子为什么喜欢“插话”?

考生须知:2020年5月份的心理咨询师考试因疫情延迟到8月份进行(点击查看通知详情),考生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及时获取心理咨询师新的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

2020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

图片源自网络

许多时候,小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大人们往往因为对人类行为以及儿童发展了解的不够,就把与孩子年龄相称的行为当成了不良行为。——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走入孩子内心世界,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对孩子的错误目的行为,提供有更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孩子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引起的,大体在以下几种情况出现:

孩子对讲话中的部分内容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解决心中的“疑问”。

别人谈的或讨论的内容,孩子曾经听说过或有点似懂非懂,产生“共鸣”、激动,急于想“表现”自己,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孩子独自玩耍或独自尝试着做某件事遇到了困难,这时他急于求得帮助,可能会不顾场合打断别人的谈话。

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既不能放任不管,又要注意处理方式。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因事制宜”

即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加以引导。当孩子对大人谈话内容提出疑问,或遇到困难求助时,千万不要因一时恼火而当别人的面训斥孩子,否则就伤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自尊心”。家长可以跟孩子讲明,谈话结束后再解答,还可以再鼓励他一句:“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哦!妈妈和阿姨谈完事情就和你一起去研究一下。”这样孩子是会谅解的。但事后一定要实行对孩子的诺言,而且结束后还可以和孩子讨论在别人谈话时随便打断的做法是否礼貌。

如果大人在闲聊时所谈及的内容使孩子产生“共鸣”,孩子因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打断别人的谈话,家长不妨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先征求与你交谈的对方的意见,然后让孩子参与进来。不过,结束后还是要单独地和孩子沟通,谢谢孩子愿意参与讨论,但也要和孩子讨论在别人谈话时随便打断的做法是否礼貌。这样孩子是比较容易接受你的引导的,因为孩子的“需求”被家长看到了,也得到了尊重和满足。

2、“相机诱导”

即家长可以利用周围事件,或者绘本上类似事件对孩子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孩子受到启迪和提高。例如,爸爸妈妈带孩子上街玩,看到了别的孩子在其父母和别人讲话时插在中间吵个不休而受到批评,就可以问自己的孩子:“刚才那个孩子那样做,大人们心情会怎样啊?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让孩子设身处地得思考,同理别人的心情,引发他自己思考是否下次要耐心等待别人说完话再提问。

3、“言传身教”

即做家长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特别是“行”,这给孩子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孩子的模仿性较强,且又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树立起一个礼貌地与人交往的榜样。教给孩子正确的措辞,并让孩子练习迫切想表达想法时应该怎么说:“对不起,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说!”“很抱歉打扰你,妈妈,我可以和你先说一件事情吗?”

在正面管教育儿体系中,家长可以用来解决孩子“插话习惯”的态度和工具有:

错误是学习的机会

启发式问句

行大于言

花时间练习

报名202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考生,要抓紧时间去备考(报考方面有不懂的疑问,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心理咨询师方面专业老师会为你报考提供答疑协助)。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心理咨询师相关复习资料、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请您点击下面”免费下载“按钮进入题库下载学习。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