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地方公务员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20年海南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练习(3月25日)

环球网校·2020-03-25 11:20:30浏览17 收藏5
摘要 海南公务员考试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竞争也很激烈,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复习去理解、掌握、巩固各类与公务员考试密切相关的知识,积极备考。以下内容是2020年海南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练习(3月25日)。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2020年海南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练习:

1.地球自身储存着丰富的能量,雷雨、洪涝、台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有些物理学家发现了地球自然破坏力、影响力中的军事意义和价值,通过不断研究自然现象的特征和规律,试图掌握自然灾害对军事的影响,并通过一些物理学的方法对自然能量进行利用。如人为制造大风、降雨、闪电、潮汐、海啸、雾气等,达到军事进攻与防御的目的;利用人工引雷的方法,可以有效驱赶厚重的云层,减少闪电的能量与时间,从而让军事行动的指挥控制设施不受干扰。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

A.各国都注重利用地球物理技术,提高军事实力

B.地球自然破坏力具有两面性,不能片面归结于灾害

C.地球物理技术为军事领域有效利用自然能量开辟新方向

D.地球物理技术在现代军事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军事技术

2.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从未有一个大的经济体能够长期依赖出口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各主要经济体都必须主要依靠拓展内需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却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促内需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B.内需不足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症结

C.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D.内需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3.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进行了10年。这10年来,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比较陌生到逐步了解,虽然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但这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幸。当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冲击,许多农耕时代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呈现片段化、碎片化状态,致使一些老师感慨“诺大的城市里,已经容不下一张童年的灶王像!”对于这样的感慨,我们不妨追问一句:有必要在城市里制造炉灶、恢复祭灶的习俗吗?即使炉灶有了,祭灶的习俗就能在城市里复活吗?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A.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B.农耕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C.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复活”

D.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延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蓝田玉是近期人们比较追捧的玉种,但资源非常有限。我们理应百倍的珍惜节约使用,不能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滥采滥挖,粗率加工。和田玉经过数千年的采用已近绝迹,而中国人世世代代重玉爱玉的文化情结,还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蓝田玉身负的使命,不言而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我们理应合理开发利用蓝田玉资源

B.和田玉的地位将被蓝田玉所取代

C.现在蓝田玉存在过度开发问题

D.蓝田玉承载着传承中国玉文化的重任

5.在中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这是因为人们在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季节的重要性,故很早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习俗。古人发现“月到中秋分外明”,所以在公元1世纪后从祭月、拜月发展到赏月,但未固定在哪一天。8世纪后中秋节成型,八月十五秋季正中,故称中秋。此时正是桂花飘香之际,人们面对人间桂,联想月中桂,于是在赏月、拜月之外又添了赏桂的习俗。最迟在9世纪,吃月饼的中秋习俗已经出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中秋节的形成过程

B.古人重视中秋节的原因

C.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D.农耕文化对中秋习俗的影响

下页为2020年海南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练习参考答案:

1.【解析】C。文段指出地球自身蕴藏着丰富的能量,一些物理学家发现了地球自然破坏力、影响力中的军事意义和价值,不断研究自然现象,试图掌握自然灾害对军事的影响,在军事中利用自然能量,并举出实例加以例证。A项的“各国”,文段并未提及;B项未涉及“军事”;D项“不可或缺”无中生有,均排除。因此C项当选。

2.【解析】A。文段首先说明从历史来看,任何经济体都不能长期依赖出口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接着指出从目前的世界经济特点来看,各主要经济体都必须依靠拓展内需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指出中国经济却并非如此,而是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由此可知,文段意在强调中国应通过促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B项“内需不足”无中生有,排除。C项的“机遇”在文段中找不到依据,排除。D项过于笼统,排除。因此A项当选。

3.【解析】C。文段首先指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接着指出当前许多农耕时代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片段化、碎片化状态,最后由对感慨的追问引出主旨:“有必要在城市里制造炉灶、恢复祭灶的习俗吗?即使炉灶有了,祭灶的习俗就能在城市里复活吗?”两个问句表明了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复活”。A、D两项非文段主旨所在。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因此C项当选。

4.【解析】A。文段通过阐述蓝田玉资源有限、身负传承中国玉文化使命等内容,呼吁人们珍惜蓝田玉资源,应对其合理开发利用。B、C两项文段未涉及,D项非文段重点。因此A项当选。

5.【解析】A。文段主要介绍了中秋节的形成过程:很早以前,古人就有祭月、拜月的习俗;公元1世纪后发展为赏月,但未固定在哪一天;8世纪后中秋节成型,定在八月十五,并有了“中秋”之称,添了中秋赏桂的习俗;最迟在9世纪,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已经出现。因此A项当选。

以上内容是2020年海南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练习(3月25日)。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有意愿报考海南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要抓紧时间复习备考。2020海南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为了避免错过报名,考生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及时获取报名时间。还可以点击下方免费下载更多考试资料哦!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