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教师招聘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教师招聘笔试考试:情绪理论

环球网校·2020-03-05 16:06:01浏览30 收藏12
摘要 在教师招聘考试的过程中,情绪理论虽然相对考查的几率较小,但是由于难度较大,是失分较多的地方,它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不同理论的理解,因此,这一块的知识点以理解为主。下面就“情绪理论”做详细的介绍,希望对广大的考生有所帮助。

1.詹姆斯-兰格理论(情绪的外周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 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Lange)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相似的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詹姆斯根据情绪发生时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机体变化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詹姆斯认为:“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他说:“人们的常识认为,先产生某种情绪,之后才有机体的变化和行为的产生,但我的主张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我们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人,才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并不是我们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他说:“任何作用凡能引起广泛的血管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的,都会有情绪表现。”

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自主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这有其合理的一面,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是,他们片面强调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2.坎农-巴德学说

坎农(W. Cannon)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所以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坎农的丘脑学说强调被唤醒的丘脑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提出了情绪的特定脑中枢,因此比詹姆士-兰格理论前进了一步。坎农的情绪学说得到巴德( Bard PA)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把他们的观点合称为坎农-巴德学说。但是,丘脑学说忽略了外因变化的意义以及大脑皮质对情绪发生的作用。

3.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 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境,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评估的结果可能认为对个体有利、有害或无关,个体可以分别以趋近、回避或忽视的具体情绪作出反应。

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质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质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她提出情绪产生是情绪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上传至丘脑,在丘脑更换神经元后再传到大脑皮质,在皮质上产生对情境的评估。这时只要情境被评估为对有机体有足够重要的意义,皮质兴奋即下行激活丘脑系统,并影响自主神经系统而发生器官的变化。这时外周变化的反馈信息又通过丘脑传到大脑皮质,并与皮质最初的估价相结合,纯粹的认识经验即转化为情绪体验。这就是“评定-兴奋”学说。

4.沙赫特的三因素说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 Schacht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情绪三因素说,认为情绪的产生归因于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三者的整合作用。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

沙赫特等人将大学生受试者分为三组,各组都自愿接受同一种药物注射(肾上腺素,但受试者不知),注射时,主试向三组受试者解释的药物效应各不相同。对甲组告之药物将引起心悸、手抖和脸部发热(这正是肾上腺素的反应);对乙组告之药物将引起身体轻度发痒、手脚轻度发麻;对丙组则不给予任何说明。药物注射后,让三组受试者分别进人两种预先安排的情境,即愉快情境(有人在欢歌跳跃并做滑稽表演)和惹人发怒的情境(强行要求受试者回答一些繁琐的问题,并无端横加指责)。实验结果最终发现,乙组和丙组的大多数受试者在愉快情境中显示愉快的情绪,在发怒的情境中感到愤怒,说明他们受到生理唤醒和环境的影响;而甲组能平静地面对愉快和不愉快的情境,说明他们受到主体认知因素的影响。由此验证,情绪的产生不是单纯地决定于外界刺激和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而是受到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自身认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脑将这些因素的影响整合起来,形成一定的情绪。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以上是环球网校教师招聘频道为您整理,点击下方即可免费下载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