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教师招聘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教师招聘理论知识备考点:情绪的早期理论

环球网校·2020-02-28 16:31:36浏览13 收藏5
摘要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被自己的各种情绪所支配,但是大家知道这些情绪是如何产生,怎样影响你我行事方方面面的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早期的心理学家对情绪的研究在教师招聘有哪些方面体现。

首先我们通常所知,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因此我们认为情绪是和需要息息相关。那么在早期的心理学家们又是怎样认为的呢?

一、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物学家兰格在相差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共同提出该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首先是詹姆斯根据情绪发生时引起的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机体变化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并且说到: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方方面面都是身体。通常我们认为是先有的情绪之后有机体才会变化行为,但他的理论正好相反,认为先有的生理变化才会有情绪。比如说悲伤是由于先哭泣才产生,愤怒是因为打架而致,恐惧是由于战栗而来,高兴是因为发笑产生。而兰格则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强调情绪和血管变化的关系,说道:情感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就不存在了。比如说用饮酒和药物来说明,酒和某些药物之所以能引起情绪的变化是因为它们引起了血管的活动,而血管活动是受到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因此,情绪决定于血管受神经支配状态、血管容积的改变以及对它的意识。

总之,詹姆斯和兰格都表述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生理反应,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这对于一些情况确实能作说明,但是过于强调植物性神经在情绪的作用,忽略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此美国生物学家坎农率先起来反对这一理论。

二、坎农-巴德学说

首先坎农对于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三点质疑:1.机体上的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上无变化,无法分辨。2.由于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发展过于缓慢,不能说明瞬息万变的情绪。3.虽然能用药物激活,但是只激活生理状态,不能产生某种情绪。因此他认为情绪虽然和植物性神经有关但中心却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生理变化,比如血压增高、心跳加速等。整体来看坎农的理论侧重点在于丘脑对上或对下的传递造成。

讲完这些理论,那么出一道小小的例子,大家判断一下属于哪个理论呢?某人在野外遇到一只熊,由视觉感官引起冲动,这时传至丘脑,产生两种冲动,一是向下到骨骼肌肉,有应激准备状态;二是意识到大脑中这是一只没有被驯化的胸,要警惕,想办法赶紧逃离,这时恐惧心理也会越加放大。这个小例子充分反应的是丘脑的作用,因此匹配上坎农-巴德学说。

所以,在经历早期的这两个情绪理论的传播之后慢慢有更多的学者乐于探究其中的秘密。大家在学习备考时抓住关键词,有针对性的突破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以上是环球网校教师招聘频道为您整理,点击下方即可免费下载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