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20年一级消防工程师实务精选考点三(配题)

环球网校·2020-02-01 12:53:12浏览45 收藏4
摘要 2020年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已经开始,环球网校为大家整理了 "2020年一级消防工程师实务精选考点 ",更多一消备考资料、模拟试题、历年真题,请继续关注环球网校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频道!

相关推荐:2020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考点汇总

知识点: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气体、液体、固体物质的燃烧各有特点,通常根据不同燃烧类型,用不同的燃烧性能参数来分别衡量气体、液体、固体可燃物的燃烧特性。

(一)闪点

1.闪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

2.闪点的意义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在一定条件下,当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液体随时有可能被火源引燃或发生自燃,若液体的温度低于闪点,则液体是不会发生闪燃的,更不会着火。

3.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

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以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例如,汽油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38~74℃,显然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就比煤油大。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闪点<28℃的为甲类;28℃≤闪点<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详见教材第二篇第二章)。

(二)燃点

1.燃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2.常见可燃物的燃点

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

3.燃点与闪点的关系

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并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因此,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三)自燃点

1.自燃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氧)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发生燃烧。

2.常见可燃物的自燃点

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导致自燃危险的依据。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常见可燃物在空气中的自燃点见表1-1-3所示(略)。

3.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

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自燃点,同一种可燃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燃点也会发生变化。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

对于液体、气体可燃物,其自燃点受压力、氧浓度、催化、容器的材质和表面积与体积比等因素的影响。而固体可燃物的自燃点,则受受热熔融、挥发物的数量、固体的颗粒度、受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经典例题

【例】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为( )。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答案】B

【解析】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引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

【例】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 )现象,称为燃烧。

A.火焰、发光

B.发光、发烟

C.火焰、发烟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答案】D

【解析】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小编提示您为避免错过2020年一消考试报名、缴费、资格审核等时间,您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以上内容是环球网校一级消防工程师频道为您整理的"2020年一级消防工程师实务精选考点",更多模拟试题、历年真题、高频考点、备考攻略请点击下面“免费下载”页面进行下载学习。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