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二试高频考点(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环球网校·2020-10-13 16:50:13浏览19 收藏1
摘要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第二次笔试已经于10月11日网上报名及缴费。很多小伙伴正在加紧准备中医执业医师笔试二试。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加高效、快捷地备考。环球网校小编整理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二试高频考点,本次为“中医外科疾病辨证”,大家快来看看具体内容、考题。

关于“中医外科疾病辨证”的详细内容,环球网校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阴阳、部位、经络辨证

1.阴阳辨证: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也是一切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

(1)发病缓急:急性发病的病属阳;慢性发作的病属阴。

(2)病位深浅:病发于皮肉的属阳;发于筋骨的属阴。

(3)皮肤颜色:红活焮赤的属阳;紫暗或皮色不变的属阴。

(4)皮肤温度:灼热的属阳;不热或微热的属阴。

(5)肿形高度:肿胀形势高起的属阳;平坦下陷的属阴。

(6)肿胀范围:肿胀局限,根脚收束的属阳;肿胀范围不局限,根脚散漫的属阴。

(7)肿块硬度:肿块软硬适度,溃后渐消的属阳;坚硬如石,或柔软如棉的属阴。

(8)疼痛感觉:疼痛比较剧烈的属阳;不痛、隐痛、不痛或抽痛的属阴。

(9)脓液稀稠:溃后脓液稠厚的属阳;稀薄或纯血水的属阴。

(10)病程长短:阳证的病程比较短;阴证的病程比较长。

(11)全身症状:阳证初起常伴有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后症状渐次消失;阴证初起一般无明显症状,酿脓期常有骨蒸潮热、颧红,或面色(白光)白、神疲自汗、盗汗等症状,溃后尤甚。

(12)预后顺逆:阳证易消、易溃、易敛,预后多顺(良好);阴证难消、难溃、难敛,预后多逆(不良)。

2.部位辨证

(1)发于上部的疾病的病因:多为风温、风热。

(2)发于中部的疾病的病因:多为气郁、火郁。

(3)发于下部的疾病的病因:寒湿、湿热多见。

3.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1)多气多血之经:大肠经、胃经;(手足阳明经:大胃)

治疗:注重行气活血。

(2)多血少气之经:小肠经、膀胱经、心包经、肝经;(小膀、手足厥阴经)

治疗:注重破血,注重补托。

(3)多气少血之经:三焦经、胆经、心经、肾经、肺经、脾经。(心脾肺肾焦胆)

治疗:注重行气,注重滋养。

4.外科疾病引经药:

手太阳经用黄柏、藁本;

足太阳经用羌活;

手阳明经用升麻、石膏、葛根;

足阳明经用白芷、升麻、石膏;

手少阳经用柴胡、连翘、地骨皮(上)、青皮(中)、附子(下);

足少阳经用柴胡、青皮;

手太阴经用桂枝、升麻、白芷、葱白;

足太阴经用升麻、苍术、白芍;

手厥阴经用柴胡、丹皮;

足厥阴经用柴胡、青皮、川芎、吴茱萸;

手少阴经用黄连、细辛;

足少阴经用独活、知母、细辛。

正准备备考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二试的小伙伴们要仔细阅读、了解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二试高频考点(中医外科疾病辨证)”的内容。做好考试准备工作,不要错失第二次机会。大家还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环球网校将为大家发布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二试考试安排、准考证打印等更多内容。此外,环球网校老师们还为大家准备了中医执业医师笔试备考资料,大家赶快点击下方按钮下载收藏吧。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