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教师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教师资格文化素养积累:成语典故-掩耳盗铃

环球网校·2019-08-16 14:24:54浏览29 收藏5
摘要 在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中,文化素养是必考点,而综合素质文化素养中常常考到成语典故,为此,小编特给大家带来教师资格文化素养积累:成语典故-掩耳盗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教师资格文化素养积累:成语典故篇

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

比喻所做的事情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注释:掩:遮盖,捂。盗:偷。

古时候,有个人想偷别人家大门上挂着的门铃,又怕门铃响起来。他想出一个办法来。他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然后去把门铃偷下来。结果被主人当场捉住了。他惊奇地问主人:“你怎么听到了铃声?”主人说:“你掩住了自己的耳朵,可是没有掩住我的耳朵啊!”

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以上内容是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为您整理的教师资格文化素养积累:成语典故-掩耳盗铃,点击下面按钮免费下载更多精品备考资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