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给排水工程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9年给排水工程师考试规范资料:计算节点流量

环球网校·2019-08-06 16:18:43浏览47 收藏14
摘要 环球网校编辑整理 "2019年给排水工程师考试规范资料:计算节点流量 ",希望给各位考生带来帮助!更多模拟试题及复习资料请持续关注环球网校给排水工程师考试频道!

3.6.1a 小区室外直供给水管道应按本规范第 3.6.1 条、第 3.6.5 条、第 3.6.6 条计算管段流量;当建筑设有水箱(池)时,应以建筑引入管流量作为室外计算给水管段节点流量。

3.6.1b 小区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小区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 按本规范第 3.6.1 、 3.6.1a 条的规定计算,并应考虑未预计水量和管网漏失量 ;

2 不少于两条引入管的小区室外环状给水管网,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引入管应能保证不小于 70% 的流量 ;

3 当小区室外给水管网为支状布置时,小区引入管的管径不应小于室外给水干管的管径 ;

4 小区环状管道宜管径相同 。

3.6.2 居住小区的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管道,应按 本规范第 3.6.1 条规定计算设计流量(淋浴用水量可按 15 %计算,绿化、 道路及广场浇洒用水可不计算在内),再叠加区内一次火灾的最大消防流量 ( 有消防贮水和专用消防管道供水的部分应扣除 ) ,并应对管道进行水力计算校核,管道末梢的室外消火栓从地面算起的水压,不得低于 0.1mpa 。

设有室外消火栓的室外给水管道,管径不得小于 100mm 。

3.6.3 建筑物的给水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应取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设计秒流量;

2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自行加压供给时,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的设计补水量。设计补水量不宜大于建筑物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且不得小于建筑物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3 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管网直接供水、又有自行加压供水时,应按本条第 1 、 2 款计算设计流量后,将两者叠加作为引入管的设计流量。

3.6.4 住宅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列步骤和方法计算:

1 根据住宅配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使用人数、用水定额、使用时数及小时变化系数 , 可 按式( 3.6.4 -1 )计算出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 率:

3.6.4-1

式中: u o — — 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 ) ;

q l — — 最高用水日的用水定额,按本规范表 3.1.9 取 用;

m — — 每户用水人 数;

k h — — 小时变化系数 , 按本规范表 3.1.9 取用;

n g — — 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 数;

t — — 用水时数 (h ) ;

0.2 — — 一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 (l/s) 。

2 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可按式( 3.6.4 -2 )计算得

出该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同时出流概 率:

(3.6.4-2)

式中: u — —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 (% ) ;

α c — — 对应于不同 u o 的系数 , 查本规范附录 c 中表 c ;

n g — —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3 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可按式( 3.6.4 -3 )计算该管段的设计秒流 量:

q g=0.2 · u · n g ( 3.6.4 -3 )

式中: q g — — 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 (l/s) 。

注 : 1 为了计算快速、方便,在计算出 u o 后 , 即可根据计算管段的 n g 值从附录 e 的计算表中直接查得给水设计秒流量 q g 。该表可用内插法;

2 当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超过表 e 中的最大值时,其设计流量应取最大时用水量。

4 给水干管 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不同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的给水支管时,该管段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应按式( 3.6.4 .-4 )计 算:

( 3.6.4 .-4 )

式中: u o —— 给水干管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 率;

u o i ——— 支管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 率;

n gi — — 相应支管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2019年给排水工程师考试规范资料:计算节点流量,此外,小编还给大家整理了历年真题、考试大纲等考试资料,可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