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MBA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MBA热点案例分析:卖不掉的奇瑞

环球网校·2019-05-06 16:45:34浏览111 收藏22
摘要 案例教学,既是工商管理硕士(MRA)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提高学员素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挑战性的决策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今天环球网校考研MBA小编为大家分享MBA案例分析:卖不掉的奇瑞

相关推荐:2020管理类联考经典案例:MBA热点案例分析汇总

2018年9月17日,奇瑞首次在安徽长江产权交易中心进行预挂牌,对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并在9月25日进入正式挂牌阶段,面向全社会公开引入战略资本,增资完成之后,奇瑞控股将引入一个新股东。令人意外的是,到11月22日公告截止期项目“流拍”,项目将进入挂牌延期阶段,以5个工作日为周期延长。

而面对当前汽车产能过剩,传统车企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市场已经远远降低。奇瑞想要卖个好价钱似乎已经是非常困难了。

尴尬的业绩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生产的国有控股企业,1997年1月8日注册成立,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奇瑞汽车曾经一度以QQ3、QQ6、A1、瑞麒2、旗云、奇瑞3、A5等小微车和紧凑型车型占领市场,成为中国销量第一的自主品牌。然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升级,奇瑞原有的低端形象拖累了其发展的步伐,近年来其在国内的产销排名不断下滑。

2018年前10个月,奇瑞累计销量592514辆,同比增长15.2%。虽然实现逆势增长,但显然是依靠大量的投入换取的销量。企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状况。根据奇瑞的2018年三季报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奇瑞营收178.29亿元,同比下滑4.3%;亏损14.43亿,2017年同期为盈利2429.8万。此外,财报还显示,截至期末,奇瑞负债总额达到599.90亿元,其中流动负债466.26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4.5%。

对奇瑞更不利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进入了存量博弈的阶段,整体市场的增速不断下滑,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根据中汽协数据,2018年前10个月,汽车行业已经连续4个月销量同比下降,其中乘用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均下降1%。不出意外的话,2018年汽车行业将出现28年来首次负增长。严峻的汽车形势加上奇瑞并不乐观的财务状况,奇瑞增资扩股迫在眉睫。

卖身为何?

面对紧迫的市场竞争和不断下滑的业绩,奇瑞也在寻求转变。正如奇瑞公布的增资目的,此次增资扩股是奇瑞通过引入新资本,在存量资本基础上增加注册资本、把“蛋糕做大”的一次战略引资,资金将重点用于发展“奇瑞2025战略”的新技术和新业务。其中,新技术包括新能源、智能互联、移动出行,新业务包括开拓欧美高端市场、发展共享经济等。奇瑞希望通过增资扩股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活力,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此前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在致全体奇瑞人的一封信中,详细讲述了此次变革的目的和规划,其中就有新四化的概念(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尹同跃表示,要在下一轮竞争中抢占新赛道,而奇瑞的一系列布局、规划的落地,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引入战略资本。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以上就是环球网校MBA频道为您整理的“MBA案例分析:卖不掉的奇瑞型”相关内容,更多考研MBA精华资料请点击文章下方“免费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学习。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