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9一级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知识点:气体灭火设施检测与验收

环球网校·2019-04-15 09:35:41浏览121 收藏24
摘要 2019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已经进入备考阶段,为了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环球网校小编整理了 "2019一级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知识点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免费复习资料及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相关报考信息请关注环球网校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频道!

相关推荐:2019一级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知识点汇总

气体灭火设施检测与验收案例分析及知识点

【综合知识点 1】

1) 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定期检验期为五年。该电厂机组充装气体的药剂瓶组需重新充装灭火剂及补压。在充 装灭火剂时,需要按照规程对钢瓶进行无损探伤、水压试验和密封试验等。对该气体灭火系统进行模拟喷气试验 时,应当选择试验防护区的各 1~2 只储存容器,使用氮气介质(充装的灭火剂)。

2) 灭火剂储存容器同一系列规格要一致,高度差不大于 20mm。

3) 气体灭火系统选择阀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面一侧,当安装高度超过 1.70m 时应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

4) 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 30s 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

5) 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 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每小时 5 次。

6) 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 控制两种启动方式。

【知识点 2】系统控制方式-自动控制:将灭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自动”位置时,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情,感烟探测器与感温探测器同时发出火灾信号(只有一路信号时,只报警不启动),报警灭火控制器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发出联动指令,关闭风机、防火阀等联动设备,经过一段延时时间,发出灭火指令,打开电磁瓶头阀释放启动气体,启动气体通过启动管道打开相应的选择阀和瓶头阀, 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知识点 2】系统控制方式-手动控制:将灭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选择建拨到“手动”位置时,灭火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情,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后,控制器只报警不启动灭火装置,人员确认火 灾后,可按下防护区外手动控制盒或控制器上“紧急启动按钮”即可按规定程序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实施 灭火。在自动控制状态,仍可实现电气手动控制。

【知识点 2】系统控制方式-机械应急操作:当防护区发生火情,而控制器故障不能发出灭火指令时,应通知有关人员撤离现场,关闭联动设备,然后拔出相应电磁瓶头阀上的安全插销,操作手柄即可打开电磁阀,释放 启动气体。启动气体打开选择阀、瓶头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另:紧急停止操作:当火灾警报已发出,在延时时间内却发现有异常情况(误报),不需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时,可按下手动控制盒或控制器上的紧急停止按钮,即可阻止控制器灭火指令的发出。

【知识点 3】防护区的设置要求

1) 防护区的划分: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800m²,且容积不宜大于 3600m³;采用预制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500m²,且容积不宜大于 1600m³。

2) 耐火性能:防护区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 0.50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 0.25h。

3) 耐压性能: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 1200Pa。

4) 封闭性能:在喷放灭火剂前,应自动关闭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

5) 泄压能力:对于全封闭的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 2/3 以上。防护区设置的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泄压口面积按相应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定计算。对于设有防爆泄压 设施或门窗缝隙未设密封条的防护区可不设泄压口。

6) 环境温度: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

【知识点 4】防护区的安全要求

防护区应设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保证防护区内所有人员能在 30s 内撤离完毕。

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应设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灯。防护区内应设火灾声音报警器,必 要时,可增设闪光报警器。防护区的入口处应设火灾声光报警器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以及防护区采用的相应气 体灭火系统的永久性标志牌。灭火剂喷放指示灯信号,应保持到防护区通风换气后,以手动方式解除。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 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每小时 5 次。

储瓶间的门应向外开启,储瓶间内应设应急照明;储瓶间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地下储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 置,排风口应设在下部,室内气体可通过排风管排至室外。

经过有爆炸危险和变电、配电场所的管网,以及布设在以上场所的金属箱体等,应设防静电接地。 有人工作防护区的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不应大于有毒性反应浓度。

防护区内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的充压压力不应大于 2.5MPa。

灭火系统的手动控制与应急操作应有防止误操作的警示显示与措施。 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场所,宜配置空气呼吸器。

【知识点 5】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计: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应用方式可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全淹没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封闭空间内的火灾;局部应用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不需封闭空间条件的具体 保护对象的非深位火灾。

1) 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气体、液体、电气火灾和固体表面火灾,在喷放二氧化碳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其面积不应大于防护 区总内表面积的 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

固体深位火灾,除泄压口以外的开口,在喷放二氧化碳前应自动关闭。

2) 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保护对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保护对象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宜大于 3m/s。必要时,应采取挡风措施。

②在喷头与保护对象之间,喷头喷射角范围内不应有遮挡物。

③当保护对象为可燃液体时,液面至容器缘口的距离不得小于 150mm。启动释放二氧化碳之前或同时,必须切断可燃、助燃气体的气源。

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护区采用组合分配系统时,一个组合分配系统所保护的防护区不应超过 8 个。组合分配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按储存量最大的防护区确定。

灭火系统的灭火剂储存量,应为防护区的灭火设计用量与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和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 量之和。

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 72h 内不能重新充装恢复工作的,应按系统原储存量的 100%设置备用量。

当组合分配系统保护 5 个及以上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或者在 48h 内不能恢复时,二氧化碳应有备用量,备用量不应小于系统设计的储存量。

灭火系统的设计温度,应采用 20°C。

同一集流管上的储存容器,其规格、充压压力和充装量应相同。

管网上不应采用四通管件进行分流。

一个防护区设置的预制灭火系统,其装置数量不宜超过 10 台。

同一防护区内的预制灭火系统装置多于 1 台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 2s。

【知识点 6】系统的操作与控制

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区,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管网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启动方式。预制灭火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和手动控 制两种启动方式。

采用自动控制启动方式时,根据人员安全撤离防护区的需要,应有不大于 30s 的可控延迟喷射;对于平时无人工作的防护区,可设置为无延迟喷射。

灭火设计浓度或实际使用浓度大于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 浓度)的防护区,应设手动与自动控制的转换装置。当人员进入防护区时,应能将灭火系统转换为手动控制方式;当人员离开时,应能恢复为自动控制方式。防 护区内外应设手动、自动控制状态的显示装置。

自动控制装置应在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启动。手动控制装置和手动与自动转换装置应设在防护区 疏散出口的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安装高度为中心点距地面 1.5m。机械应急操作装置应设在储瓶间内或防护区疏散出口门外便于操作的地方。

气体灭火系统的操作与控制,应包括对开口封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设备的联动操作与控制。设有消 防控制室的场所,各防护区灭火控制系统的有关信息应传送给消防控制室。气体灭火系统的电源,应符合现行国 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采用气动力源时,应保证系统操作和控制需要的压力和气量。
[apge]

【知识点 7】系统部件、组件(设备)安装和检查

1) 材料到场检验:系统组件、管件(材)、设备到场后,对其外观、规格型号、基本性能、严密性等进行 全数检查。

2) 系统组件外观检查(含储存容器的高度差)

3) 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安装

已防腐处理的无缝钢管不宜采用焊接连接,与选择阀等个别连接部位需采用法兰焊接连接时,要对被焊接损 坏的防腐层进行二次防腐处理。

【知识点 8】系统调试

1) 模拟启动试验,调试时对所有防护区或保护对象按规范规定进行模拟启动试验,并合格。

2) 模拟喷气试验,调试时对所有防护区或保护对象进行模拟喷气试验,并合格。预制灭火系统的模拟喷气 试验宜各取 1 套进行试验。

3.模拟切换操作试验,设有灭火剂备用量且与储存容器连接在同一集流管上的系统应进行模拟切换操作试 验,并合格。

【知识点 9】模拟启动的试验方法。

1) 自动模拟启动试验:①将灭火控制器的启动输出端与灭火系统相应防护区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与阀 门的动作机构脱离;也可用 1 个启动电压、电流与驱动装置的启动电压、电流相同的负载代替。

②人工模拟火警使防护区内任意 1 个火灾探测器动作,观察单一火警信号输出后,相关报警设备动作是否正常(如警铃、蜂鸣器发出报警声等)。

③人工模拟火警使该防护区内另一个火灾探测器动作,观察复合火警信号输出后,相关动作信号及联动设备 动作是否正常(如发出声、光报警,启动输出端的负载响应,关闭通风空调、防火阀等)。

2) 手动模拟启动试验:按下手动启动按钮,观察相关动作信号及联动设备动作是否正常(如发出声、光报警,启动输出端的负载响应,关闭通风空调、防火阀等)。手动启动使压力信号反馈装置,观察相关防护区门外 的气体喷放指示灯是否正常。

【知识点 10】模拟喷气试验方法

①IG 541 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及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采用其充装的灭火剂进行模拟喷气试验。试验采用的储存容器数应为选定试验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设计用量所需容器总数的 5%,且不少于 1 个。

②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剂进行模拟喷气试验。试验要选定输送管道最长的防护区或保护 对象进行,喷放量不小于设计用量的 10%。

③卤代烷灭火系统模拟喷气试验不宜采用卤代烷灭火剂,宜采用氮气或压缩空气进行。氮气或压缩空气储存容器与被试验的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用的灭火剂储存容器的结构、型号、规格都应相同,连接与控制方式要一致, 氮气或压缩空气的充装压力应按设计要求执行。氮气或压缩空气储存容器数不少于灭火剂储存容器数的 20%, 且不少于 1 个。

模拟喷气试验宜采用自动启动方式。模拟喷气试验结果要符合下列规定:

①延迟时间与设定时间相符,响应时间满足要求。

②有关声、光报警信号正确。

③有关控制阀门工作正常。

④信号反馈装置动作后,气体防护区门外的气体喷放指示灯工作正常。

⑤储存容器间内的设备和对应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灭火剂输送管道无明显晃动和机械性损坏。 验气体能喷入被试防护区内或保护对象上,且能从每个喷嘴喷出。

【知识点 11】系统检测

1) 储瓶装置间的检查要求:

储存装置间门外侧中央贴有“气体灭火储瓶间”的标牌。

管网灭火系统的储存装置宜设在专用储瓶间内,其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若设计无要求,则储瓶间宜靠 近防护区。

储存装置间内设应急照明,其照度应达到正常工作照度。

2) 高压储存装置

直观检查要求::环境温度为-10~50℃;高压二氧化碳为 0~49℃。

安装检查要求:储存容器必须固定在支架上,支架与建筑构件固定,要牢固可靠,并做防腐处理;操作 面距墙或操作面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1.0m,且不小于储存容器外径的 1.5 倍。

容器阀上的压力表无明显机械损伤,在同一系统中的安装方向要一致,其正面朝向操作面。同一系统中 容器阀上的压力表的安装高度差不宜超 10mm,相差较大时,允许使用垫片调整;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要设检漏装置。

灭火剂储存容器的充装量和储存压力应符合设计文件,且不超过设计充装量的 1.5%;储存容器中充装的二氧化碳质量损失不大于 10%。卤代烷灭火剂储存容器内的实际压力不低于相应温度下的储存压力,且不超过该储存压力的 5%

3) 低压储存装置安装检查要求:低压系统制冷装置的供电要采用消防电源。储存装置要远离热源,其位置 要便于再充装,其环境温度宜为-23~49℃。

【知识点 12】系统验收

气体灭火系统竣工后,应进行工程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1) 防护区或保护对象与储存装置间安全设施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护区的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装置。防护区内和入口处的声光报警装置、气体喷放指示灯和入口处的安全标志。无窗或固定窗扇的地 上防护区和地下防护区的排气装置。门窗设有密封条防护区的泄压装置。 配有专用的空气呼吸器。

2) 系统功能验收

系统功能验收时,应进行模拟启动试验,并合格。 系统功能验收时,应进行模拟喷气试验,并合格。

系统功能验收时,应对设有灭火剂备用量的系统进行模拟切换操作试验,并合格。 系统功能验收时,应对主、备用电源进行切换试验,并合格。

【知识点 13】气体系统维护管理

1) 月检查项目

对系统全部组成部件进行外观检查。系统的所有组件应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损伤,表面应无锈蚀,保 护层应完好,铭牌应清晰,手动操作装置的防护罩、铅封和安全标志应完整

气体灭火系统组件的安装位置不得有其他物件阻挡或妨碍其正常工作。

驱动控制盘面板上的指示灯应正常,各开关位置应正确,各连线应无松动现象。

火灾探测器表面应保持清洁,应无任何会干扰或影响火灾探测器探测性能的擦伤、油渍及油漆。

气体灭火系统储存容器内的压力、气动型驱动装置的气动源的压力均不得小于设计压力的 90%。

2) 季度检查项目

可燃物的种类、分布情况,防护区的开口情况,应符合设计规定。

储存装置间的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架、吊架的固定,应无松动。

连接管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必要时,送法定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检测或更换。 各喷嘴孔口应无堵塞。

⑤对高压二氧化碳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储存量的 90%。

⑥灭火剂输送管道有损伤与堵塞现象时,应按相关规范规定的管道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方法进行严密 性试验和吹扫。

3) 年度检查要求

撤下 1 个区启动装置的启动线,进行电控部分的联动试验,应启动正常。

对每个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自动喷气试验。通过报警联动,检验气体灭火控制盘功能,并进行自动启动 方式模拟喷气试验,检查比例为 20%(最少一个分区)。

对高压二氧化碳、三氟甲烷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储存量的 90%。进行预制气溶胶灭火装置、自动干粉灭火装置的有效期限检查。

进行泄漏报警装置报警定量功能试验,检查钢瓶的比例为 100%。

进行主用量灭火剂储存容器切换为备用量灭火剂储存容器的模拟切换操作试验,检查比例为 20%(最少一个分区)。

在灭火剂输送管道有损伤与堵塞现象时,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和吹扫。

4)5 年后的维护保养工作(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

5 年后,每 3 年应对金属软管(连接管)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性能合格方能继续使用,如发现老化现象,应进行更换。

5 年后,对释放过灭火剂的储瓶、相关阀门等部件进行一次水压强度和气体密封性试验,试验合格方可继续使用。

5)其他:低压二氧化碳灭火剂储存容器的维护管理应按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察规程》的规定执行。 钢瓶的维护管理应按国家现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执行。灭火剂输送管道耐压试验周期应按《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规定行。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以上内容是环球网校一级消防工程师频道为您整理的"厂房建筑防火案例分析相关知识点",更多模拟试题、历年真题、高频考点、备考攻略请点击下面“免费下载”页面进行下载学习。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