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内容
1、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所谓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实践中,经过长期沉淀,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尊重人的生命权利、实现人的价值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它能使企业领导和职工都纳入集体安全情绪的环境氛围中,产生有约束力的安全控制机制,使企业成为有共同价值观的、有共同追求的、有凝聚力的集体。如果把安全比作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那么安全文化就是生命中供养的血液,是实现安全的灵魂。
(1)安全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的“折射镜”。在安全管理中,人是第一要素,在安全生产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各类安全事故中可以看出,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的人为因素占事故发生率的绝大部分。因此,杜绝人的不规范行为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安全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各种载体、手段或有效形式,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安全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一个职工,使安全思维和安全意识深入职工的内心,从而促使职工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实现人人参与安全管理,人人都是安全员,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纠正习惯性违章,确保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
(2)安全文化建设是推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催化剂”。安全文化建设的程度,直接反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而扎实有效地搞好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安全生产局势的稳定有着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企业上下、方方面面,都会从安全的愿望出发,审视周围的安全环境,主观上要求得到安全保障,也就容易发现和提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和改进。
2、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1)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需要职工全员参与的动态管理过程。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营造”关注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对推动安全管理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另外,安全文化对职工产生影响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利用安全思想意识指导行为,达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2)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基础。现代安全管理的任务是为了人,即管理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其主要手段是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各部分状态的诸种因素。从安全文化来讲,与”机-环境”有关的安全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安全条件,即“硬件”建设;而与“人”有关的安全精神文明和安全行为文化,主要表现为人的安全技能和约束机制,即“软件”建设。因此,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
3、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信念、道德、理想、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是安全观念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职工在预防事故、抵御灾害、创造安全文明工作环境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班组安全文化是指班组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础上,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对“安全”这个关系到企业声誉及自身安危的具体问题,通过班组成员得各种认识实践、活动实践和自我完善实践,逐步形成的一种潜在的文化。
安全文化包括安全观念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安全观念文化是对安全活动、安全行为、安全环境、安全事物、安全标准、安全原则、安全实现条件等的基本态度和观点的总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特定的安全观念,导致不同的安全认知和态度,从而影响着对安全的规划、决策、管理和指挥。安全行为文化是指企业职工受意识、观念、态度等认识影响,在生产中表现出来的安全行为方式和形式,具体表现为安全思维、安全学习、安全指挥、遵守规章、应急行动、安全操作、安全组织性和纪律性等安全活动。
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如下:
(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法律法规、安全规程制度。
(2)安全意识、安全道德。
(3)安全教育。
(4)现代安全管理。
(5)安全措施、安全减灾。
(6)安全效益。
(7)安全环境。
4、安全文化建设应具备的素质
(1)安全员应具备的安全文化素质
1)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包括:
①人本意识。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以职工的生命和健康为重,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首要价值取向,防止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投入的思想。
②法制意识。掌握安全生产方针政策,遵守法令法规,不断学习企业有关的安全制度、措施,并结合企业实际认真贯彻和落实。
③创新意识。不断掌握安全工程新技术,密切关注企业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新方法、新思路,积极推行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
2)刻苦钻研业务,具备管理能力,积极推广和应用现代管理的新技术、新办法,推进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不断完善班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并督促落实。对安全工作认真负责,不做表面文章。
4)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模式和有效途径,提高安全教育培育的质量和效果。
(2)操作者的安全文化素质
1)有较高的安全需求,珍惜生产,爱护健康,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2)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有“安全为自己”的观念,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程序、措施操作,不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不冒险蛮干;能够拒绝违章指挥,制止违章操作,做到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
3)有较多的安全知识,能够掌握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
4)有较强的安全技能,熟练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熟知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识别办法。
5)有较强的纪律性,能够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并能长期坚持。
6)有良好的应急能力,遇到异常情况,果断采取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杜绝事故扩大。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手段
1、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安全文化能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和手段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是促进企业和班组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种种错误思想和做法,特别是在车间、班组中,这种误区十分严重。
(1)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1)认为车间、班组只要按照上级的要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就行了,抓安全文化建设是多此一举,没有多大必要。这种认识是没有看到安全文化建设对车间、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因为通过班组文化建设,可以营造安全氛围,增强职工的安全观念,把安全作为生活与生产的第一需要,自觉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可以牢固掌握应知应会的安全知识,学会安全技能;可以创新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由此可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与抓好车间、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是一致的。
2)认为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是上级领导和机关的事,与车间、班组关系不大。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显然,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上级领导和机关有重大的责任,但这不等于说班组负有的责任可以放弃或减轻。因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归根到底要落实到车间、班组,落实到每个职工,只有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整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才会有牢固的基础。并且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层次性的要求,只有破除“上下一般粗”的做法,形成各自的特色,才能保持企业安全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3)认为安全文化建设只是抓虚的,不是抓实的,是物质条件不足以精神来补,这也是错误的。安全文化及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观念、行为、物态的总和,它包括安全精神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车间、班组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首要抓安全精神文明建设,向职工灌输安全理论,增强他们的安全观念,组织职工学安全技术和安全规章制度,提高职工的自我防护能力,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另一手要抓好安全物质文化建设,配齐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工器具,完善各种安全设施,改善作业环境。可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不仅要务虚,而且要务实,应使安全精神文化与安全物质文化共同进步,协调发展。
4)认为安全文化建设这个题目太大,应达到什么标准不好把握。实际上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标准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是一致的。比如,在安全目标上,应实现控制未遂和异常,实现事故零目标;在安全教育上,应实现教育内容、时间、人员和效果的四落实;在安全防护上,应做到劳动防护用品、用具齐全;在作业环境上,应实现隐患和危险处于受控状态。同时,要坚持改革和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新做法。
(2)实际工作中的误区
1)只注重宣传,不注重内涵。认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或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豪言壮语和文体活动,而不从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个方面进行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的培育。抓不住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就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按照安全文化的本质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并借鉴国内外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从被动的、经验的安全管理转向主动的、系统的、科学的安全管理。
2)只注重硬件投入,不注重具体活动的开展。安全文化建设需要硬件投入,但仅有硬件投入绝对是搞不好安全文化建设的,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规范职工安全生产行为上,通过各种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质量标准化、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推广和运用,把法规要求、技术规范、操作规范、纪律约束、岗位责任等融合于岗位生产活动中,塑造作风硬、技术精、爱岗敬业、遵章守纪、操作规范的职工队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性化教育,使广大干部高度重视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培育职工自觉、自律的安全职业道德和作风,杜绝人为事故的发生。
3)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效。安全文化建设是形式与实效的统一,形式仅仅是条件和手段,实效是最终目的。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在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在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的培育上下功夫,在规范职工安全生产行为上下功夫,使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达到固化于制,安全理念、安全价值观达到内化于心,安全生产基本设施、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达到外化于形。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杜绝事故的发生。同时,用安全效果、安全质量标准化成果来检验安全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看职工的安全意识有没有明显增强,“三违”现象有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各项制度措施有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2、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1)基本思路。安全管理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对这个系统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对系统中每个过程有了准确的识别,明确了彼此之间的联系,才能比较确切地掌握这个系统运转的规律,以便采取有效办法,使系统运行达到最佳状态,安全才有保障。从广义和普遍意义上来讲,安全管理面临的是一个人—机—环境的复杂系统,是对人—机—环境的综合协调和运用;从系统过程来讲,行业不同系统过程有着较大的差异。把这种人—机—环境的协调和运用,结合行业的特点,应用系统思维的方法,总结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精神的和物质的财富,经过提炼、加工并创建成为安全文化,把安全管理上升为安全文化,在职工中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完善和提升,如此长久持续下去,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变传统管理为科学管理,变随机管理为规范管理,就会产生长久的安全效应。
对人而言,就是要采取最有效的方法,提高人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安全、健康、环保的安全工作理念,学习规范标准,规范行为,遵章守纪,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自己应有的业务技能;对机而言,就要是不断提高设施、设备的安全性能,提高工作环境的适宜性和舒适性,使得人机达到一种最完美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机之间的相互需求,同时要处理好安全和效益的关系;对环境而言,就要要创造宽松的安全管理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枯燥的简单劳动,同时要创造成一个健康环保的工作环境,实现人、机、环境三者的完美结合。
安全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系统、规范、科学的安全管理,只要安全文化在班组创建起来,有效应用,并持续下去,才能产生长久的安全效应。
(2)把握影响安全文化建设的因素。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契机,是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的基础。如果把班组比做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人身的血液与灵魂。因此要搞好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抓住这个“灵魂”,充分考虑影响安全文化建设的因素,并把握住这些因素。
1)组织保证。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为安全文化建设创造条件;车间领导要大力支持,为安全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安全部门要具体指导,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帮助。要从组织上为安全文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证。
安全员的职责是组织率领班组成员,以提高和改进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性,团结全班组人员,共同建设班组安全文化。以班组长、安全员、技术员为核心的班组安全组织,在安全生产中担任着重要角色,骑着表率、监督、检查、指导的作用。这种既分工又合作的班组安全管理结构为安全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2)素材源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搞好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班组不仅是完成任务的实体,也是孕育企业文化的细胞。班组成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亲身感悟、点滴体会是形成安全文化的素材与源泉。安全员要注意把职工表现出的对事故的态度、事故分析得出的原因、挖掘意识收到的成果、总结利弊得到的启示和经验,通过归纳提炼为安全文化理念的结晶。
3)个性特征。安全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普遍的实践性、科学的指导性,朴素实在、可塑性大、前瞻性强,带有良好的希望和祝愿,具有较高的法律基础和技术水准,能体现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安全意识,反映职工的工作性质、个性特征。
4)意识理念。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动员职工人人讲安全、个个想安全、说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开展安全评估、危险点排查、事故原因分析、生命价值讨论等活动,让职工认清“安全源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认识到发生事故对己、对人、对家庭、对企业、对国家不利的道理,不断由浅入深形成安全文化理念。安全员要在实际工作中细心观察职工,注意从感动上寻思、伤感上找源,在引导职工吸取教训、制定防范措施的基础上,按照短、明、快的要求形成安全文化格言、警句、诗歌、顺口溜,绘制安全标志、图案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牢固构筑职工安全思想防线。
5)思路创新。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到职工文化结构和素质的制约和影响,并随着科学发展而发展、技术进步而进步、工艺变化而变化,只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丰富内涵才能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和完整的个性特征。
3、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1)树立安全价值观,培养安全行为。长期以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个顽症就是“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包含思想认识、理念意识、行为习惯等内容的安全文化。首先,要培养以团队精神为主的安全价值观,使安全意识渗透到每一个职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职工主动避免不安全的行为,自觉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营造安全、文明的生产和工作环境。第二,要培育“预防管理”的文化氛围,即鼓励全体员工主动发现安全隐患,报告安全问题,提出安全建议,防范事故于未然。第三,要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主体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2)把安全文化融入现场管理全过程。安全文化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安全理念是否能与企业管理有机渗透和融合。生产工作是否安全可靠,首先表现在生产现场,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同自然环境和机械设备等作斗争,而且还要同自己的不良行为作斗争。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管理,搞好环境建设,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同时要加强职工的行为控制,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使职工在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和严密的监督、监控管理中,没有违章的作业,杜绝人为因素发生。为此,要搞好现场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文明检修的标准化工作,保证作业环境整洁、安全。规范岗位作业标准化,预防“人”的不安全因素,使职工做标准活、放心活、完美活。
(3)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是增强职工凝聚力,培养安全意识的一种好形式。因此,要广泛地开展认同性活动、娱乐活动、激励性活动、教育活动;张贴安全标语、提出合理化建议;举办安全论文研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事故安全展览;建立光荣台、违章人员曝光台;评选最佳班组、先进个人;开展安全竞赛活动,实行安全考核,一票否决制。通过各种活动向职工灌输和渗透企业安全观,取得广大职工的认同感和荣辱感,形成统一的安全意识和行为。
(4)实现班组安全管理规范化。人的行为的养成,一靠教育,二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让职工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人员,要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使职工真正懂得违章的危害及严重的后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严格各项管理制度,严明奖罚,营建个人的安全观,健康的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4、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式
(1)运用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坚持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活动,如“三级教育”、特殊工种的培训教育、检修前教育、开停车教育、日常安全教育等;岗位工人必须持证上岗;开展班前安全活动、“三不伤害”活动、“4S”活动;开展安全竞赛、安全演讲、事故报告会等活动;实施标准化岗位、创建和各班组活动;定期进行技术练兵。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如设置安全宣传墙报、张贴安全标语、悬挂安全旗、设置安全标志(如警告标志、禁止标志、指令标志和指示标志等)、悬挂事故警示牌等。
(2)推行现代化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在安全文化建设中,企业不断探索出适合自身安全文化建设需要的现代化手段,如班组建家;“三群”(群策、群力、群管)对策,“三防管理”(尘、毒、烟),“三点控制”(事故多发点、危险点、危害点),“四查工程”(岗位、班组、车间、厂区);事故判定技术,危险预知活动,“仿真”(应急)演习;安全风险抵押制;家属安全教育等。
综上所述,搞好安全建设始终是企业加强基层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安全建设要源于实践,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准自身安全建设的难点和重点,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求实求新。除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外,还要不断改善生产作业环境,督促企业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不断完善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以上就是现代安全管理方式: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安全负责,就是对每一个家庭负责,尽职尽责才能守护好员工的安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环球网校,大家也可以点击下方“免费下载”领取学习资料,其他建筑类考试需要可直接输入关键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