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9中医执业医师二次笔试《内科学》针对性习题答案:肺瘘

环球网校·2019-10-16 09:48:57浏览15 收藏3
摘要 2019中医执业医师二次笔试将会于11月23日、24日在全国中医执业医师一年两试试点进行。针对性练习做完之后,一定要对照答案查看自己错在哪里,还有对的题为什么对。环球网校小编为您整理了“2019中医执业医师二次笔试《内科学》针对性习题答案:肺瘘”,请您查阅。

相关推荐2019中医执业医师二次笔试《内科学》知识点专项训练汇总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二次笔试的准考证打印还没有开始,您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以防错过时间。

2019中医执业医师二次笔试《内科学》针对性习题答案

肺系病证-肺瘘

A1型题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肺痿之肾虚血瘀证

证候主症:咯吐涎沫,喘促短气,呼多吸少,动辄尤甚,唇面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虚而涩。

证机概要:肺肾两虚,气不摄纳,气虚血瘀。

治法:纳气定喘,活血化瘀。

代表方:七味都气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该题针对“肺痿-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肺痿基本病机为肺虚,津气大伤。对应治则为补肺生津。

【该题针对“肺痿-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肺痿上热下寒证

证候主症:咯吐涎沫,或咳脓血,喘促短气,咽干而燥,下利泄泻,形寒肢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终致阴阳两虚。

治法:寒热平调,清温并用。

代表方:麻黄升麻汤加减。

【该题针对“肺痿-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舌质淡应属于虚寒证的表现,其余选项均属于虚热证表现。

【该题针对“肺痿-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肺痿之虚寒证

证候主症: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小便数,或遗尿,舌质淡,脉虚弱。

证机概要:肺气虚寒,气不化津,津反为涎。

治法:温肺益气。

代表方: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该题针对“肺痿-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应该是重视调理“脾肾”。脾胃为后天之本,肺金之母,培土有助于生金;肾为气之根,司摄纳,温肾可以助肺纳气,补上制下。

【该题针对“肺痿-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肺痿的病位在肺,但与脾、胃、肾等脏密切相关。

【该题针对“肺痿-概念、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肺痿系咳喘日久不愈,肺气受损,津液耗伤,肺叶痿弱不用的一种肺脏慢性虚损性疾病。临床以发作不已或次第出现的咳吐浊唾涎沫、气短为主症。

【该题针对“肺痿-概念、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知识点进行考核】

A2型题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肺痿之虚寒证

证候主症: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小便数,或遗尿,舌质淡,脉虚弱。

证机概要:肺气虚寒,气不化津,津反为涎。

治法:温肺益气。

代表方: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该题针对“肺痿-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进行考核】

B型题

x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肺痿虚热证,如火盛,出现虚烦、咳呛、呕逆者,则去大枣,加竹茹、竹叶清热和胃降逆。

【该题针对“肺痿-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肺痿虚热证,津伤甚者加沙参、玉竹以养肺津。

【该题针对“肺痿-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肺痿之虚寒证

证候主症: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小便数,或遗尿,舌质淡,脉虚弱。

【该题针对“肺痿-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肺痿之虚热证

证候主症: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黏稠,或咳痰带血,咳声不扬,甚则音嗄,气急喘促,口渴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毛干枯,舌红而干,脉虚数。

【该题针对“肺痿-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知识点进行考核】

以上就是环球网校小编为您整理的“2019中医执业医师二次笔试《内科学》针对性习题答案:肺瘘”全部内容,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您可以点击下方资料下载按钮免费获取精品备考资料。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