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中级审计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8年中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一节

环球网校·2018-09-19 09:48:08浏览40 收藏16
摘要 环球网校编辑为考生发布“2018年中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第一部分第八章第一节”的新闻,为考生发布审计师考试的相关考试重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请持续关注环球网校审计师考试频道,预祝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本篇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 审计理论与方法

第八章 审计抽样 (中级要求)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知识点一、含义

指审计人员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方法,包括统计抽样方法和非统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不适用的情形(6种)

审计人员可以对审计事项中的全部项目进行审查的情形(3种)

知识点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一)统计抽样

特征:1.随机选取样本;2.利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和计量风险

(二)非统计抽样

也称为判断抽样,一般是审计人员根据专业判断来确定样本量、选取样本和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估。

(三)抽样方法的选择

取决于审计人员对成本效果的考虑:非统计抽样可能比统计抽样花费的成本要小,但统计抽样的效果可能比非统计抽样要好。

(四)统计抽样与专业判断

在运用统计抽样时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审计人员运用正确的判断来解决,所以统计抽样并不排除专业判断。

知识点三、审计抽样风险及其控制

(一)抽样风险及其控制

1.抽样风险

指审计人员依据样本测试结果形成的审计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实际情况不一致的可能性。

2.抽样风险的控制

控制措施:一是调整样本量,增加样本量可以降低抽样风险;二是采用恰当的抽样方法,合理地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二)非抽样风险及其控制

1.非抽样风险

指由于采用抽样审计方法之外的其他原因所造成的风险,即审计人员因采用不适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工作疏忽等而未能发现样本中实际存在的误差的可能性。

2.非抽样风险的控制

控制措施:对审计人员有效的训练,对审计程序的精心设计,对审计工作的适当计划、指导、监督和复核等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