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MBA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9考研: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点燃合作的力量

环球网校·2018-09-13 11:26:08浏览51 收藏10
摘要 在阅读本文前,我希望各位能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必须合作呢?诚然,在此次拓展训练结束之前,我一直都对这样一个两天一夜的活动抱有怀疑的态度。

可能大部分人会觉得这是出来玩的,只要应付完每个项目就可以了,但这样,训练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即便我的猜测可能有些悲观,却还是想要赌一下,我坚信总有那么几个人,会被这样的活动唤醒心中的合作精神,点燃未来的燎原之火。

“你们你一句我一句的,总是有各自的想法。”每次我们遭遇失败,教官就常常说出这句话。而在他讲出这句话的时候,也总是皱着眉头,目光复杂地看着我们,恨铁不成钢,却又不过多言语。

失败的产生,真的是我们能力不足吗?我想每个经历过此次活动的人都会说,当然不是。可为什么我们最终并没有成功?也许我们并没有尽力,也没有投入进去,亦或是放不开。但更多的,是人心不齐。

有一点想必各位都明白: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由一人来完成。而当一件事不得不以大于一的人数来完成时,事情有时却变得不如一个人完成得快。在私下的交流中,有同伴心情复杂地说道:“队伍中的每个人,都想做领袖,都在积极地展现自己的想法,想要证明自己才是对的,其他人都要听自己的,但这样根本就无法形成核心凝聚力,这无异于一盘散沙,捏不成一团。”

团队是什么?是一群人合作完成一件事吗?不完全是。借用教官的说法,这只能称得上为“团伙”——一群有着各自想法的乌合之众。而当这群乌合之众拥有共同的目标,想要积极地往同一个方向发力时,大概才能称之为团队。

项目一项一项的进展,团队合作的意味也越来越浓。最后一个“毕业墙”的活动,让我看到了些许希望,一个我认为大家还是有凝聚力的希望。四米左右的高墙,没有任何可以攀附的地方,只有用血肉筑起人梯,人踩人,人拉人,才能到达顶端。有人成为勇敢的先锋队,有人成为默默付出的基座,当一个先锋登上了顶端,当最后一个上岸的人长舒一口气,我们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最终全部成功……即便活动已经结束,我的内心也久久无法平静。总的来讲,喜忧参半,而这忧愁,却是多了些。

喜,是因为我们最终完成了目标。可为什么,我们只有到了最后关头,才愿意团结一致,为什么一开始就不能呢?这样的代价是否太大,又有太多的内耗了呢?忧,是在担心,我们的个人主义与官僚主义有些浓厚,难以真正开展合作,这值得我们每个人警醒与反思。

我们真的能被称为团队吗?

我们真的不能在被逼到绝路的时候,才想起要抱团取暖,想起来我们还是一个团队。诸位真的有按要求,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自己的性别吗?这是个团队,不是你展现个人魅力的地方,也不是你抱有偏见的地方。同样的,这也不是过官瘾的地方:一群光杆司令凑到一起决策,永远都讨论不出结果,而且谁也不会听谁,谁也不会服谁。团队是个有机的整体,并不是一只最强的领头羊带领着没有主见的羊群来跑,也不是一群强壮的家伙各自为战,这样的一群人,是不能称之为一个团队的。

回想起现实中我走访的很多公司,绝大部分都是一言堂般的团伙。大搞形式主义,实事罕有完成,官僚作风严重,领导唯我独尊,部下有怒不敢言,或是心怀鬼胎,消极怠慢,着实令人痛心遗憾。那么这样一个团伙,又怎么会有核心凝聚力呢?当你的公司出现问题的时候,作为领导人的你,有几次亲力而为,努力调动所有的资源?作为员工的你,有做好自己应尽的义务,不给组织上添乱吗?

“领导无架子,部下无奴性。”不管是什么人,身居何位,要想干大事,我们就非常有必要抛弃那些“固有印象”。在一个蓬勃发展的企业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架大机器上的一个部件,一枚齿轮,一颗螺丝钉。我们有着不同的使命,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作方式,不同的生活习惯……可我们缺了谁都不行。这是一个整体,谁都不能太突出,也不能太没有存在感,更不能有太多个人想法在里面。

人们常说“位置决定想法”,但我们更该有“大局观”。不能因为自己是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就试图兴风作浪引起人们的注意,也不能因为自己身居高位,就大搞形式主义,滥用职权。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没有做好,又怎么谈得上团队建设呢?

我们太过于关注自身的利益了,常常把集体利益摆在第二。这种难以忍受个人利益损失,有时还会危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是现代国人的通病、顽疾。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雷锋同志的人生事迹,他的精神中,螺丝钉精神就特别适合放在这里讲,而这股精神讲了这么多年都经久不衰,我们如何用现代的思维来解读呢?鄙人班门弄斧,在此简单讲三点自己的想法,不做详细展开。

一、主动实践,纠错。工作结果不是吹出来的,讲得多,不如开始做。不管是什么岗位,一味地被动接受,总会让我们错失最好的时机。“吃、拿、要”的行为永远都不会让你个人得到成长。其次,不能在受到多次损失后,才知道开始修补。企业运营没有偶然事件,只要出现一次问题,不及时打补丁修复整改,下次必然还会出现。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主动未雨绸缪,主动查漏补缺。你的任何姑息行为,终将铸成大错。另一方面,杜绝白日梦,拒绝画大饼。员工不是靠你用重金和愿景就能留住的,与其终日构思罚款项目克扣工资,如何安插耳目揪出持有异议的人,不如脚踏实地用心经营,说到做到,着手改造工作条件,切勿中饱私囊。企业效益好了,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稳步提升,才会有更多人安心的在企业内工作。

二、主动学习,更新。在企业中,部分同志思维固化,难以接受更新更好的观念,这就好比螺丝钉用得久了,难免会有锈迹,如果不及时抛光保养,早晚会从内部崩溃。现代科技更新飞速,商场瞬息万变,我们求稳固然没错,但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坚守所谓的传统,只会导致我们落后于人,我们清朝的老祖宗已经向我们展现了太多的教训。作为员工,我们不仅要积极参加企业的培训,更应该主动地去接触新事物,尝试新技术,这样才能诞生更多新的想法。作为领导,更要主动进修先进的管理知识、更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要敢于放权让下属在新技术方面试错,提供宽容的创新环境,以此保持企业的创造活力。

三、主动反思,预测。“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企业也一样。冲劲足是好事,但话又说回来,步子迈得太大常会招致毁灭性的损失。脱离实际生产生活的行为必将为历史所唾弃。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做出决策的时候,预估可能的后果及影响,这点非常重要,务必引起重视。很多可以避免的失误,多是未经评估就执行导致的,虽然事后可以修补,但如果我们多想一步,就不必在事后说“想当初怎样怎样”了。这里,做领导的同志需要注意,你的位置越高,做出的决策就越发得“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味地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不预先评估结果,三把火还没烧完,不出问题则已,一旦出事,将会是战略性的损失。

最后,要讲一下我个人的“倾听,感受,思考”六字真言。所谓倾听,就是要求各位能在别人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耐心的听对方表达完毕,不管他讲的是否正确,是否和你一致。这是对人最基本的尊重。所谓感受,就是当你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到设身处地地去为对方考虑,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细细体会。这里并不是要求想法一致,而是你确实考虑到了对方的那种情况。所谓思考,不仅仅是换位思考,更多的是自我的评估,每次行动前,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做了以后会怎样”,凡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绝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在未来,我们面对的困难与挑战越来越多,压在我们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新的机遇与威胁也慢慢浮现。现如今,世界格局风云变幻,以美帝为首的霸权主义开始抬头,大搞单边主义打压对手与同盟,同时,可恶的恐怖势力在世界范围内兴风作浪,屡除不尽。历史告诉我们,单边霸权不得人心,合作共赢才是出路,共建地球村,需要每个国家积极开展合作,而非拉帮结派。一带一路有没有起到积极的效果,只有参与的国家才有资格发言;中非合作是否让非洲发展的更好,也只有非洲人民才有资格评论。中国会用行动来证明,和平崛起不无可能,世界上不止有零和游戏,还有惠及全人类的双赢!

中华复兴尚未成功,同志们还需努力,全心全意做好一颗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中国的螺丝钉!

天道酬勤,与君共勉!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