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注册会计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8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同步练习题:离职后福利的确认与计量

环球网校·2018-07-06 10:22:24浏览158 收藏47
摘要 2018年注册会计师基础阶段已开始,一定要养成每日做题的好习惯。环球网校小编特分享“2018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同步练习题:离职后福利的确认与计量”学过的知识点是否掌握?下面跟随环球网校一起来看看会计习题。考场上的成功是由日积月累的汗水所浇筑。

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相关会计处理将影响发生当年净利润的是( )。

A.因重新计算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产生的保险精算收益

B.因联营企业其他投资方单方增资导致应享有联营企业净资产份额的变动

C.根据确定的利润分享计划,基于当年度实现利润计算确定应支付给职工的利润分享款

D.将自用房屋转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

【答案】C

【解析】选项 A 和选项 D,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选项 B,计入资本公积;选项 C,计入管理费用,影响净利润。

2、下列各项有关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与设定受益计划相关的当期服务成本应计入当期损益

B.与设定受益计划负债相关的利息费用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C.与设定受益计划相关的过去服务成本应计入期初留存收益

D.因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产生的精算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A

【解析】选项 B,与设定受益计划负债相关的利息费用应该计入当期损益;选项 C,与设定受益计划相关的过去服务成本应该计入当期成本或损益 ;选项 D,因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产生的精算损失应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计算题

1、甲企业在 2×14 年 1 月 1 日建立一项福利计划向其未来退休的管理员工提供退休补贴,退休补贴根据工龄有不同的层次,该计划于当日开始实施。该福利计划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假设管理人员退休时企业将每年向其支付退休补贴直至其去世,通常企业应当根据生命周期表对死亡率进行精算,并考虑退休补贴的增长率等因素,将退休后补贴折现到退休时点,然后按照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在职工的服务期间进行分配。假设一位 55 岁管理人员于 2×14 年初入职,年折现率为 10%,预计该职工将在服务 5 年后即 2×19 年初退休。假定精算假设不变。企业将为其支付的累计退休福利折现到其退休时点,折现额约为 6 550 元;

要求:编制 2×14 年末和 2×15 年末设定收益计划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1)确认当期服务成本并编制会计分录。首先根据精算结果,将该职工退休后直至去世前,企业将为其支付的累计退休福利折现到其退休时点,折现额约为 6 550 元(题目已知);将折现额 6 550 元在该管理人员退休前为企业服务的 5 年中平均分摊,即每年企业为该职工承担的当期福利为 6550/5=1 310 元。当期服务成本是归属于当年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即将每年承担的 1310 元再次折现到每年的年末,即 2×14 年末当期服务成本为 1 310/(1+10%)4=890,2×15 年末当期服务成本为 1 310/ (1+10%)3=980,其他各年以此类推。

(2)确认当期利息并编制会计分录;当期利息=期初义务×折现率。期初义务是归属于以前年度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第 1 期期初义务为 0;期初义务=上期末义务;期末义务是归属于当年和以前年度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期末义务=期初义务+利息+当期服务成本。 2×14 年末,企业对该管理人员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当期服务成本) 89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90

2×15 年末,企业对该管理人员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财务费用(当期利息) 89

贷:应付职工薪酬 89

借:管理费用(当期服务成本) 980

贷:应付职工薪酬 980

以后各年,以此类推。

2、假设甲企业在 2×14 年 1 月 1 日设立了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并于当日开始实施。甲企业向所有在职员工提供统筹外补充退休金,这些职工在退休后每年可以额外获得 12 万元退休金,直至去世。职工获得该额外退休金基于自该计划开始日期为公司提供的服务,而且应当自该设定受益计划开始日起一直为公司服务至退休。为简化起见,假定符合计划的职工为 100 人,当前平均年龄为 40 岁,退休年龄为 60 岁,还可以为公司服务 20 年。假定在退休前无人离职,退休后平均剩余寿命为 15 年。假定适用的折现率为 10%,并且假定不考虑未来通货膨胀影响等其他因素。

要求:编制 2×14 年末和 2×15 年末设定收益计划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1)确认当期服务成本并编制会计分录;首先根据精算结果,将该职工退休后直至去世前,企业将为其支付的累计退休福利折现到其退休时点,折现额约为 12×100×(P/A,10%,15)=9127 万元;将折现额 9127 万元在职工退休前为企业服务的 20 年中平均分摊,即每年企业为该职工承担的当期福利为 9127/20=456.35 万元。当期服务成本是归属于当年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即将每年承担的 456.35 万元再次折现到每年的年末,即 2×14 年末当期服务成本为 456.35/(1+10%)19=74.62 万元,2×15 年末当期服务成本为 456.35/(1+10%)18=82.08 万元,其他各年以此类推。

(2)确认当期利息并编制会计分录;当期利息=期初义务×折现率。期初义务是归属于以前年度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第 1 期期初义务为 0;期初义务=上期末义务;期末义务是归属于当年和以前年度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期末义务=期初义务+利息+当期服务成本。

2×14 年末:

借:管理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当期服务成本) 74.62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74.62

2×15 年末:

借:财务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当期利息) 7.46(74.62×10%)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7.46

借:管理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当期服务成本) 82.08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82.08

服务第 3 年至第 20 年,以此类推处理。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