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4年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第四章知识点精讲:预算法律制度

|0·2014-08-27 09:03:51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4年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第四章知识点精讲:预算法律制度

     热点专题:2014会计证报名入口|各省章节讲义|免费题库练习

   套餐推荐:2014会计证399终身保过|全科题库下载|招生计划

>> 2014年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第四章知识点精讲汇总

>> 2014年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知识点精讲汇总

  第四章 财政法规制度

  第一节 预算法律制度

  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

  预算法律制度是指国家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预算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

  预算法律制度在财政法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我国预算法律制度由《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及与国家预算管理有关的其他法规制度构成。

  (一)《预算法》

  现行的《预算法》为1994年3月22日通过的,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地位:该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以及制定其他预算法规的基本依据。

  (二)预算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于1995年11月2日制定并通过了《预算法实施条例》,并于1995年11月22日起施行。

  总结:

法律制度
制定时间
施行时间
预算法
1994.3.22
1995.1.1
预算法实施条例
1995.11.2
1995.11.22

  【例题?多选题】关于我国的预算法律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预算法律制度是调整国家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预算法律制度在财政法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C.现行的预算法为1994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D.《预算法实施条例》是国务院制定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预算法实施条例》是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

     温馨小贴士:如果您在报名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会计证考试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热点专题:2014会计证报名入口|各省章节讲义|免费题库练习

   套餐推荐:2014会计证399终身保过|全科题库下载|招生计划

>> 2014年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第四章知识点精讲汇总

  二、国家预算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

  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在一定期间内预定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进行财政分配的依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原则(方针):

  1.公开性; 2.可靠性; 3.完整性(预算外); 4.统一性; 5.年度性。

  【例题?多选题】国家预算的原则包括( )。

  A.公开性 B.完整性 C.统一性 D.法律性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国家预算原则包括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和年度性。

  (二)国家预算的作用

  1.财力保证作用; 2.调节制约作用; 3.反映监督作用。

  【例题?单选题】国家预算既是保障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条件,又是政府实施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保证,体现的是国家预算的( )。

  A.制约作用 B.反映监督作用 C.财力保证作用 D.调节作用

  【正确答案】C

  (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

  1.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2.共分为五级,具体为:

  (1)中央预算;

  (2)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3)地市级(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

  (4)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

  (5)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

  对于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可以暂不设立预算。

  【例题?单选题】我国国家预算体系中不包括( )。

  A.中央预算 B.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C.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 D.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我车国家预算共分为五级,包括:(1)中央预算;(2)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3)地市级(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4)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5)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对于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可以暂不设立预算。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根据本级政府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但是不作为一级预算。

  (四)国家预算的构成

  1.中央预算

  中央预算是指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给予补助的数额。

  2.地方预算

  地方预算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3.总预算

  总预算是指政府的财政汇总预算。由财政部门负责编制。

  包括:本级预算+本级政府行政隶属的下一级政府的总预算。

  4.部门单位预算

  部门单位预算是指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

  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部门单位预算是总预算的基础,其预算收支项目比较详细和具体,它由各预算部门和单位编制。

  部门预算是一项综合预算。

  【例题?多选题】下列国家预算中有关中央预算表述正确的是( )。

  A.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B.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

  C.中央预算包括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D.中央预算不包括军队和政党组织的预算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中央预算是指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其中,中央各部门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直属单位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温馨小贴士:如果您在报名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会计证考试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热点专题:2014会计证报名入口|各省章节讲义|免费题库练习

   套餐推荐:2014会计证399终身保过|全科题库下载|招生计划

>> 2014年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第四章知识点精讲汇总

  三、预算管理的职权

  (一)各级人大及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审查权、批准权、变更撤销权;

  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有:监督权、审批权、撤销权。

  特殊:设立预算的乡、民族乡、镇,由于不设立人大常委会,因而人大职权中还包括由人大常委会行使的监督权等。

  1.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权力比较


审查权
批准权
变更撤销权
全国人大
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中央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决算不适当的决议
地方人大
本级总预算草案和总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本级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本级人大常委会及本级政府预算决算不适当的决议

  【注意】①审查权:全国人大既可以审查中央预算草案,也可以审查地方预算草案;地方人大审查本级预算草案

  ②批准权:各级批各级的,全国人大批中央,地方人大批地方

  ③撤销权:全国人大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地方人大撤销本级

  2.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地方人大常委会权力比较

 
监督权
审批权
撤销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决算方案
国务院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
地方人大常委会
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决算方案
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大及常委会的决议

  【注意】区别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的权力(人大常委会为常设机构)

  (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具体工作)编制、执行、提案、报告。

  (三)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

  编制、执行本部门、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按照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安排预算支出,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执行情况。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职权表述正确的是( )。

  A.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C.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D.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1)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3)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1)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2)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3)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4)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5)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例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各部门预算管理职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

  B.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C.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D.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各部门的预算职权包括:(1)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2)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3)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例题?多选题】下列( )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预算管理职权。

  A.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B.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C.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定、决定和命令

  D.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正确答案】ABCD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管理职权的是( )。

  A.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B.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C.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正确答案】A

  【例题?单选题】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预算职权的是( )。

  A.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B.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C.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D.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正确答案】C

     温馨小贴士:如果您在报名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会计证考试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热点专题:2014会计证报名入口|各省章节讲义|免费题库练习

   套餐推荐:2014会计证399终身保过|全科题库下载|招生计划

>> 2014年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第四章知识点精讲汇总

  四、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

  国家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

  (一)预算收入

  1.按来源划分

  (1)税收收入;

  (2)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

  (3)专项收入;

  (4)其他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等)。

  2.按分享程度划分

  (1)中央预算收入;

  (2)地方预算收入;

  (3)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二)预算支出

  1.按内容(支出方向)划分

  (1)经济建设支出;

  (2)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发展支出;

  (3)国家管理费用支出;

  (4)国防支出;

  (5)各项补贴支出;

  (6)其他支出。

  2.按支出级次划分

  (1)中央预算支出;

  (2)地方预算支出。

  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上级政府不得在预算之外调用下级政府预算的资金,下级政府不得挤占或者截留属于上级政府预算的资金。

  【例题?判断题】由于我国中央预算收入采用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因此我国国家预算收入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和地方预算收入两种形式。(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我国国家预算收入划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例题?多选题】我国《预算法》规定的预算支出形式包括( )。

  A.经济建设支出

  B.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

  C.国家管理费用支出 D.国防支出

  【正确答案】ABCD

  【例题?多选题】我国《预算法》规定的预算收入形式中的专项收入包括( )。

  A.征收排污费专项收入 B.铁道专项收入

  C.罚没收入 D.电力建设基金专项收入

  【正确答案】ABD

     温馨小贴士:如果您在报名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会计证考试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热点专题:2014会计证报名入口|各省章节讲义|免费题库练习

   套餐推荐:2014会计证399终身保过|全科题库下载|招生计划

>> 2014年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第四章知识点精讲汇总

  五、预算组织程序

  四个环节:编制、审批、执行、调整

  (一)预算的编制

  预算草案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编制预算草案的具体事项由财政部门负责部署。

  1.预算年度――公历1月1日-12月31日

  2.预算草案的编制依据

各级政府
各部门、各单位
(1)法律、法规
(1)法律、法规;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2)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
(3)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
(3)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
(4)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4)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
(5)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
(5)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3.预算草案的编制内容

  中央预算的编制内容:

  (1)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2)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3)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4)地方上解的收入。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内容:

  (1)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2)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3)上级返还或者补助的收入;

  (4)返还或者补助下级的支出;

  (5)上解上级的支出;

  (6)下级上解的收入。

  (二)预算的审批

  1.审批权――各级批各级

  中央预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2.预算备案

  各级政府预算经本级人大批准后,必须依法向相应的国家机关备案。

  3.预算批复

  各级政府预算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之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政府各部门批复预算。

  【例题?单选题】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 )审查和批准。

  A.上级人民政府 B.本级人民政府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正确答案】C

  (三)预算的执行

  1.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

  2.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法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

  3.有预算收入上交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法将应上缴的预算资金及时足额的上缴国库。

  4.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必须依法,及时、足额地拨付预算支出资金,并加强管理和监督。

  主体:各级政府、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预算收入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