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4经济师《中级金融》辅导:第九章

|0·2014-07-31 10:52:03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4经济师《中级金融》辅导讲义汇总,供备考2014中级经济师考试考生学习。

热点专题:2014经济师报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经济师如何选专业|[每月免费课堂]

套餐推荐:"私人订制"学习方案|全程一对一|零基础VIP保过|初中级保过|超值特惠

2014经济师《中级金融》辅导讲义汇总

  2014经济师《中级金融》辅导讲义汇总,供备考2014中级经济师考试考生学习。

  第九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本章主要介绍的是中央银行及货币政策的相关知识。从最近几年的考试来看,本章所出题目每年都涉及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三种题型,并且所占分值每年都在17、18分,由此可见,本章绝对是重点章节。建议考生一定要把握好本章知识。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及其独立性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1.中央银行的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比较成熟;二是金融业的发展对此有客观需求。

  2.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大致出于这样四个方面的需要:

  设立最早的中央银行是瑞典银行(1656)。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它虽然成立晚于瑞典银行,但是被公认为是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的演变过程是典型的中央银行的演变过程。

  3.各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是经由这样三个途径:

  (1)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英法德);

  (2)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美);

  (3)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前苏联、东欧、中国)。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相对独立性

  1.相对独立性:不是国家一般政府机构、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之外,应在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之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2.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内容:

  第一,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

  第二,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第三,独立监管、调控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3.一般而言,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保持应遵循这样两条基本原则:

  一是中央银行应以一国宏观经济目标为出发点制定货币政策,从事业务操作;

  二是中央银行应按照金融运行规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规避政府短期行为的干扰。

  4.目前国际上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模式主要有:

  第一,独立性较大的模式。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如美国、德国。

  第二,独立性稍次的模式。中央银行名义上隶属于政府,而实际上保持着较大的独立性。如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

  第三,独立性较小的模式。中央银行接受政府的指令。如意大利。

  【例题?单选题】中央银行独立性最强的模式是( )。

  A.对国会负责

  B.对政府负责

  C.对领导人负责

  D.对企业负责

  【答案】A

  【解析】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是独立性较大的模式。故正确答案为A。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对金融经济领域进行调节和控制。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当代各国的中央银行均居于本国金融体系的领导和核心地位,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实施国家金融政策,并代表国家监督和管理全国金融业。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管理金融的银行等四个方面。

  1.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具有货币发行的特权、独占权,是一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具有以下几个基本职能:

  (1)中央银行应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客观情况,适时适度发行货币,保持货币供给与流通中货币需求的基本一致,为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2)中央银行应从宏观经济角度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供应量。

  (3)中央银行应根据货币流通需要,适时印刷、铸造或销毁票币,调拨库款,调剂地区间货币分布、货币面额比例,满足流通中货币支取的不同要求。

  2.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为政府提供服务,是政府管理一国金融的专门机构。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具有以下基本职责:

  (1)代理国库。

  (2)对政府融通资金。(方式:①提供贷款;②购买政府债券)

  (3)代理政府金融事务。

  (4)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

  (5)充当政府金融政策顾问。

  3.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通过办理存、放、汇等项业务,作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履行以下几项职责:

  (1)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

  (2)充当最后贷款人。通常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票据再贴现,二是票据再抵押。

  (3)主持全国银行间的清算业务。

  (4)主持外汇头寸抛补业务。

  4.管理金融的银行

  职责主要表现在:

  (1)根据国情合理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2)制定颁布各种金融法规、金融业务规章,监督管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3)管理境内金融市场。

  【例题?多选题】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的银行,其职责主要表现在( )。

  A.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B.颁布各种金融法规

  C.管理境外金融市场

  D.管理境内金融市场

  E.发行货币

  【答案】ABD

  【解析】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的银行职责主要表现在:(1)根据国情合理制定实施货币政策。(2)制定颁布各种金融法规、金融业务规章,监督管理各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3)管理境内金融市场。故正确答案为ABD。

   免费预定:经济师报名考试小秘书短信提醒>>   复习计划

  中级经济师难不难?   成绩查询  各地证书领取  答疑精选汇总

  2014年经济师刘艳霞独家主讲       环球网校2013押题命中90%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或加经济师考试QQ群:129666620,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移动APP下载:下载环球网校移动客户端,手机、IPAD,随时随地看资讯,学讲义!



热点专题:2014经济师报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经济师如何选专业|[每月免费课堂]

套餐推荐:"私人订制"学习方案|全程一对一|零基础VIP保过|初中级保过|超值特惠

2014经济师《中级金融》辅导讲义汇总

  三、中央银行的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就货币供给量的调控而言,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适时适度变动资产负债规模、结构,而使货币供给量作相应的变动,以实现其所定调控目标。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国外资产

外汇

通货发行

黄金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

贴现及外放

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

政府债券

其他负债

政府借款

资本项目

其他资产(固定资产等)

资产项目合计

负债项目合计

  其中,通货发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之和,被称为基础货币。

  (二)中央银行的业务

  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的负债是指由社会各集团和家庭个人持有的对中央银行的债权。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基础。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有:

  (1)货币发行。

  (2)代理国库。

  (3)集中存款准备金。

  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有:

  (1)贷款。中央银行的贷款对象是:商业银行、政府。

  (2)再贴现。

  (3)证券买卖。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供应量,适时地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4)国际储备。

  (5)其它资产业务。

  3.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

  资产清算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中间业务,这类业务可以划分为:

  (1)集中办理票据交换。

  (2)结清交换差额。

  (3)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例题?多选题】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有( )。

  A.货币发行

  B.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

  C.国库等公共机构存款

  D.外汇和黄金

  E.政府借款

  【答案】ABC

  【解析】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有:1.货币发行;2.代理国库;3.集中存款准备金。故正确答案为ABC。

   免费预定:经济师报名考试小秘书短信提醒>>   复习计划

  中级经济师难不难?   成绩查询  各地证书领取  答疑精选汇总

  2014年经济师刘艳霞独家主讲       环球网校2013押题命中90%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或加经济师考试QQ群:129666620,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移动APP下载:下载环球网校移动客户端,手机、IPAD,随时随地看资讯,学讲义!



热点专题:2014经济师报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经济师如何选专业|[每月免费课堂]

套餐推荐:"私人订制"学习方案|全程一对一|零基础VIP保过|初中级保过|超值特惠

2014经济师《中级金融》辅导讲义汇总

  第二节 货币政策体系

  一、金融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概述

  (一)金融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是国家的经济职能,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干预。

  宏观调控有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在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分析和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经济的短期运行,解决经济的周期波动问题,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汇率政策),有时还使用收入政策。

  其二,宏观调控和政府管制都是由政府及有关部门实施和操作的,但两者的具体目的和手段并不一样。宏观调控:运用政策手段间接影响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政府管制:运用行政权力直接限制微观主体的市场行为。

  其三,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不对立。宏观调控校正市场失灵和失效。

  金融宏观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讲,金融宏观调控是以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为主体,以货币政策为核心,借助于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机制与过程。

  金融宏观调控存在的前提是商业银行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实行二级银行体制。

  就金融宏观调控的类型而言,包括计划调控、政策调控、法律调控和行政调控四种。

  (二)货币政策及其特征

  1.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

  构成要素: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广义:货币政策包括政府、中央银行和其它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所采取的影响货币供给数量的一切措施。

  狭义:货币政策主要是研究货币的发行与调控,货币量与产出、收入、价格、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并围绕这些经济联系与影响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例题?单选题】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 )。

  A.中央政府

  B.商业银行

  C.财政部

  D.中央银行

  【答案】D

  【解析】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的而采取的各种调控、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故正确答案为D。

  2.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

  (1)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货币供给→总需求→总供给→总供求平衡)

  (3)货币政策主要是间接调控政策。

  (4)货币政策是长期连续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调节的短期性和实效性特点)

  3.货币政策的类型

  (1)扩张型货币政策。目标: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主要措施:一是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二是降低再贴现利率;三是公开市场业务买入证券。除以上措施外,中央银行也可用“道义劝告”方式来影响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增加放款,以增加货币供应。在我国,扩张型货币政策常表现为扩大贷款规模。

  (2)紧缩型货币政策。

  (3)非调节型货币政策。在较长时期把货币供应量固定在预定水平上。各国中央银行一般不采用这种类型的货币政策。

  (4)调节型货币政策。实践中,大部分国家采取这种类型的货币政策。

  (三)金融宏观调控机制

  1.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

  金融宏观调控机制是在一定市场环境下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一种市场机制过程。这种市场机制过程可以理解为同一事物的两层涵义,即金融宏观调控的传导机制和调控机制。

  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框架和构成要素、每一构成要素的功能特性如P157图9-1所示:

  (1)调控主体:中央银行

  (2)调控工具: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3)操作目标:超额存款准备金与基础货币

  (4)变换中介: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能有效控制的是基础货币,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一级主控变量,基础货币转化为货币供应量是通过商业银行传导的,因此商业银行成为金融宏观调控的变换中介。

  (5)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的间接控制二阶变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能力,既取决于一阶变量基础货币,又取决于商业银行的传导性能、货币乘数机制等。)

  (6)调控受体:企业与居民户 (通过影响企业与居民户的投资和消费行为)

  (7)最终目标:总供求对比及相关四大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的四大政策目标: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8)反馈信号:市场利率与市场价格

  产品市场:总供给>总需求→价格↓

  金融市场:总供给>总需求→利率↓

  【例题?单选题】(2011真题)

  在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中,变换中介是( )。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企业

  D.居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在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中,变换中介是商业银行。参见教材P157。

  2.金融宏观调控的两个领域和三个阶段

  首先,两个领域是金融领域和实物领域。

  其次,三个阶段是:

  第一阶段,中央银行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对一阶变量基础货币的直接控制;

  第二阶段,基础货币的变化通过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对二阶变量货币供应量产生间接控制作用;

  第三阶段,再由二阶变量货币供应量变化间接影响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四)一种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中央银行直接以通货膨胀为目标并对外公布针对该目标的货币政策制度。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传统的货币政策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不再设立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决策依据主要依靠定期对通货膨胀的预测。

  政策核心:以确定的通货膨胀率作为政策目标或一个每年区间。

  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的条件主要有:

  (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2)货币政策的高度透明度;

  (3)利率的市场化;

  (4)浮动汇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货币政策承诺维持一个具体的长期通货膨胀水平,长期价格稳定将是压倒一切的首要的政策目标。

  第二,在长期通货膨胀目标值的约束下,为达到产出稳定等其它目标,中央银行短期内拥有采取灵活政策的权力――这就是“弹性通货膨胀目标”这一术语的真正含义。

  第三,通货膨胀目标制要求货币政策决策者保持实质性的开放和透明。

   免费预定:经济师报名考试小秘书短信提醒>>   复习计划

  中级经济师难不难?   成绩查询  各地证书领取  答疑精选汇总

  2014年经济师刘艳霞独家主讲       环球网校2013押题命中90%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或加经济师考试QQ群:129666620,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移动APP下载:下载环球网校移动客户端,手机、IPAD,随时随地看资讯,学讲义!



热点专题:2014经济师报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经济师如何选专业|[每月免费课堂]

套餐推荐:"私人订制"学习方案|全程一对一|零基础VIP保过|初中级保过|超值特惠

2014经济师《中级金融》辅导讲义汇总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最终目标体系

  (1)物价稳定: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物价上涨率在4%以下。

  (2)充分就业:

  失业率:社会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5%以下的失业率为充分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充分就业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3)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目标一致

  (4)国际收支平衡:

  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一个年度周期内的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平衡(每年年末持平)。

  动态平衡:一定时期(3、5年)的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平衡。

  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顺差→货币供给增加、商品供不应求→物价上涨

  逆差→国内商品过剩→经济增长停滞(重点调节)

  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澳大利亚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研究1861―1957年近100年英国的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得出了结论:失业率与物价上涨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一关系可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

  因此,采取减少失业或实现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就可能导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反之,为了降低物价上涨率或稳定物价,就往往得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

  【例题?单选题】(2011真题)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矛盾,根据菲利普斯曲线,( )之间就存在矛盾。

  A.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C.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存在矛盾,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就存在矛盾。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稳定物价→紧缩银根→经济增长率下降

  (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通货膨胀→资本项目顺差→弥补国际(贸易)收支逆差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国际收支逆差→紧缩政策、降低国内需求→经济增长率下降

  小结: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

――

×

×

×

经济增长

×

――

×

充分就业

×

――

――

国际收支平衡

×

×

――

――

   免费预定:经济师报名考试小秘书短信提醒>>   复习计划

  中级经济师难不难?   成绩查询  各地证书领取  答疑精选汇总

  2014年经济师刘艳霞独家主讲       环球网校2013押题命中90%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或加经济师考试QQ群:129666620,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移动APP下载:下载环球网校移动客户端,手机、IPAD,随时随地看资讯,学讲义!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