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4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重要考点:第八章

|0·2014-07-24 13:36:13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4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重要考点汇总,供备考2014经济师考试的考生学习。

热点专题:2014经济师报名入口|新教材解析|经济师如何选专业|[每月免费课堂]

套餐推荐:"私人订制"学习方案|全程一对一|零基础VIP保过|初中级保过|超值特惠

 》》》2014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重要考点汇总《《《

  第八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第一节 价格总水平

  (一)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度量

  1.含义

  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月、季、年)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幼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

  2.度量

  度量方法:一种是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等。一种是计算过内生产缩减指数。

  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是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作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指标。

  我国目前魁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

  (二)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1.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

  用微分方法推导出的价格总水平决定方程为:

  π=m+v-y

  其中,π代表价格总水平的变动率或通货膨胀率,m代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率,y代表GDP的变动率。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方向变动,而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方向变动。

  2.总需求和总供给

  价格总水平决定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三)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1.对工资的影响。

  由于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工资可以分为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

  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成正方向,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方向。

  实际工资的变动率=名义工资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一般地讲,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企业和政府,而通货紧缩则有利于劳动者和居民。

  2.对利息率的影响。

  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利率可分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i=名义利率r-价格总水平变动率π

  在名义利率不变时,实际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

  3.对汇率的影响。

  汇率实际上由两国价格总水平变动之比决定。

  4.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问接效应。

  【例1?单选题】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是用( )作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指标。

  A.消费者价格指数B.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C.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D.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总水平的度量。价格指数有很多种类,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是用消费者价格指数作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指标。

  【例2?多选题】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总产出

  B.货币流通速度

  C.总需求和总供给

  D.货币供给量

  E.产业结构

  【答案】ABCD

  【解析】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有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总需求和总供给。

  第二节 就业和失业

  (一)就业、失业的含义

  1.就业的含义

  一定年龄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

  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就业进行界定,即就业者条件;收入条件;时间条件。

  2.失业的含义

  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在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属于下列情况的均属于失业人口:没有工作;当前可以工作;正在寻找工作。

  (二)我国的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统计口径

  1.就业人口:在16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城镇就业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

  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段内(16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三)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统计

  1.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 100%

  2.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

  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

  我国的失业率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率的含义和计算是具有很大差别的,在进行国际对比时一定要注意其不可比性。

  (四)失业的类型

  1.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当工资水平下降时劳动者自愿退出劳动力队伍的情况。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两种形式。

  (1)摩擦性失业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者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

  2.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

  也叫非自愿失业,或者叫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这种失业是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的。需求不足型失业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

  (五)我国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特点

  由于二元结构和体制转轨,我国的就业和失业矛盾比较严重。所谓二元结构,是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该理论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另一个是传统的农村农业部门。

  我国需要通过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加快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强教育,以及提倡新的就业观念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够实现扩大就业、减少失业的目的。

  【例题?多选题】二元结构理论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包括( )。

  A.生活资料生产部门 B.基础产业部门

  C.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 D.传统的农村农业部门

  E.制造加工业部门

  [正确答案]CD

  第三节 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

  (一)奥肯定律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美国的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

  相关关系,即奥肯定律。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相对于潜在的GDP,即一个经济体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实现的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或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或者说,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即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就会下降2个至3个百分点。

  应当指出,奥肯定律所提出的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的具体数量相关关系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差别更大。但是,这一定律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奥肯定律:相对于潜在的GDP,GDP每下降2个或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l个百分点。或者说,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就会下降2~3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的政策含义:在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注意书上63页的说法是错误的),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二)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但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由于预期的存在和变动,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在短期内才是有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例题?单选题】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 )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A.价格上涨率 B.失业率

  C.人口增长率 D.税收负担水平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菲利普斯曲线。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免费预定:经济师报名考试小秘书短信提醒>>   复习计划

  中级经济师难不难?   成绩查询  各地证书领取  答疑精选汇总

  2014年经济师刘艳霞独家主讲       环球网校2013押题命中90%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或加经济师考试QQ群:129666620,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移动APP下载:下载环球网校移动客户端,手机、IPAD,随时随地看资讯,学讲义!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