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治戾气 倡法治 促和谐

|0·2014-05-21 11:23:55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4年2月2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以“除戾气 正风气”为题报道了几起在公共场所因小事而出手打人的事件,谴责了这种既没素质、又缺公德的行为,呼吁遏止戾气,倡导文明。

  2014年2月2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以“除戾气 正风气”为题报道了几起在公共场所因小事而出手打人的事件,谴责了这种既没素质、又缺公德的行为,呼吁遏止戾气,倡导文明。广大医务人员对此深有感触,坚决支持遏止戾气的正义的呼声!

  医患关系本应是最信赖的社会关系,但转型时期的中国,医疗暴力时有发生。近日黑龙江省、河北省、浙江省、广东省连续发生了几起暴力伤医案件和媒体人语言暴力的事件,上述事件有的已经平息,有些尚在处理中。不幸的是2014年2月24日江苏省南京市又出现了暴力伤医事件。令人吃惊的是施暴者竟有身居职务的公职人员。

  要遏止戾气,媒体该怎么办?!

  要遏止戾气,司法机关该怎么办?!

  要遏止戾气,当事人所在单位该怎么办?!

  遏止戾气、倡导文明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社会成员的唯一选择!

  在遏止戾气的行动中,媒体人有当然的社会责任,社会赋予媒体人很高的评价:无冕之王、社会掺望者、公共利益的守望人。当今中国处于改革时期,发展中的一些矛盾也困扰着生活中的人们,此时守望者的职责是疏导、沟通和促进理解,媒体和媒体人不应有任何与此相违背的舆论导向。医疗暴力零容忍不应当仅仅是医务人员的呼声,更应当是媒体的基本理念!

  司法机关是公平正义的实现者,只有严格实施法律,社会秩序才能保障、戾气才能被有效制止。在医患冲突中,医闹和伤医者需要公安机关强力的打击,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需要公安机关的有力支持和保障!

  在遏制戾气的进程中,党员干部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若极个别公职人员无视公序良俗、无视他人基本权益、极端自私,出手伤人,应当受到严厉的制裁。据悉,2014年2月24日伤医事件的当事人单位已对当事人进行了处理。我们支持和赞同当事人单位的快速反应。我们也相信,有《党员纪律处分条例》、《公务员处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为法律依据,对于损害社会稳定、一己为私的伤医者必将付出代价,为肆意伤医者敲响警钟!

  医疗行业肩负着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明确规定,全社会都应尊重医师、护士。党员干部应是法律规定的践行者,媒体应当是这一精神的宣传者。传递正能量,倡导医患互信应当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声音和旋律。目前形势下打击涉医犯罪,维护医疗秩序是广大医护人员的强烈诉求。各新闻单位应宣传这一诉求和理念,弘扬理性的医患互信。

  我们多次指出司法机关应强力打击涉医犯罪,对任何医疗暴力都不应容忍;涉医违法犯罪中的公职人员更应由党政机关给予严肃处理,以最强烈的信息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我们相信,在社会的关心下,广大医务人员一定会践行大医精神以病人为中心、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健康保障。

  治戾气、倡法治、促和谐,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职责!

  治戾气、倡法治、促和谐,会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