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4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基础辅导(第2章)

|0·2014-03-21 11:40:29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4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基础辅导(第2章)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本章导读】

  本章内容非常重要。重点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的定义、特征及分类;掌握会计科目的定义、设置原则及其分类等。

第一节 会计要素

  【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如何分类的?

  2.什么是资产?资产的特征是什么?资产是如何分类的?

  3.什么是负债?负债的特征是什么?负债是如何分类的?

  4.什么是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由哪些项目构成的?

  5.什么是收入?收入是如何分类的?

  6.什么是费用?费用是如何分类的?

  7.什么是利润?利润是由哪些项目构成的?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组件,同时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企业会计的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组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也称资产负债表要素,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属于静态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是组成利润表的会计要素,也称利润表要素,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属于动态要素。

  会计要素的种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举例2-1】下列各项中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的是( )。

  A.收入

  B.所有者权益

  C.费用

  D.利润

  【答案】B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消免试71日开始 

>>>报考指南

 

 2013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汇总   2013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模拟测试卷汇总

  2013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技巧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常见问题汇总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从定义可以看出,资产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将一项资源确认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或一个会计年度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举例2-2】下列属于企业存货项目的有( )。

  A.原材料

  B.库存商品

  C.预付账款

  D.周转材料

  【答案】ABD

  (2)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其变现周期往往在一年以上,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举例2-3】下列属于企业流动资产的有( )。

  A.原材料

  B.固定资产

  C.预付账款

  D.无形资产

  【答案】AC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从定义可以看出,负债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分类

  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

  (1)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

  (2)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举例2-4】负债的特征有( )。

  A.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引起

  B.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C.承担的潜在义务

  D.最终要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答案】AD

  【举例2-5】下列属于企业流动负债的是( )。

  A.预收账款

  B.应收账款

  C.预付账款

  D.应付债券

  【答案】A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也称为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按来源不同,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按其构成内容不同,包括实收资本(股份制企业为“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项目。会计上将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合称为留存收益。

  【举例2-6】从数量上看,所有者权益是( )的余额。

  A.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B.长期资产减去长期负债

  C.全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D.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

  【答案】D

  【举例2-7】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投入企业后,形成企业的( )。

  A.成本

  B.所有者权益

  C.资产

  D.负债

  【答案】C

  (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明确界定“日常活动”是为了将收入与利得相区分,因为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计入利得。

  2.收入的分类

  根据企业所从事的日常活动的内容,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根据重要性要求,企业的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举例2-8】《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收入不包括( )。

  A.销售商品的收入

  B.提供劳务的收入

  C.因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取得的收入

  D.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

  【答案】D

  【举例2-9】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所以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均不构成收入。( )

  【答案】√

  (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发生的总流出,是为了将其与损失相区分。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计入损失。

  2.费用的分类

  费用可以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

  (1)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是企业本期已实现销售的产品成本和已对外提供劳务的成本。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等。

  (2)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应在发生当期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在利润表中列示,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举例2-10】下列各项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答案】B

  (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2.利润的分类

  按构成内容的不同,利润可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和投资收益(减损失)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金额。

  【举例2-11】利润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是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

  【答案】×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一)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为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

  (三)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所必须的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四)现值

  现值是指对某一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五)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第二节 会计科目

  【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科目?

  2.会计科目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是如何分类的?

  3.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的不同是如何分类的?

  4.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是怎样的?

  5.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有哪些?

  6.熟练掌握常用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提示】会计对象――是资金运动;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分类。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五大类。

  会计要素的分类与会计科目的分类的关系如下:

  会计要素分类 会计科目分类

 

  1.资产类会计科目,是对资产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划分,可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会计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会计科目。

  【举例2-13】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有( )。

  A.库存商品

  B.预付账款

  C.累计折旧

  D.管理费用

  【答案】ABC

  2.负债类会计科目

  负债类会计科目,是对负债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负债的流动性(偿还期限)划分,可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会计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负债的会计科目。

  3.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是对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会计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会计科目。

  【举例2-14】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的科目的有( )。

  A.实收资本

  B.本年利润

  C.长期股权投资

  D.主营业务收入

  【答案】AB

  4.成本类会计科目

  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划分,可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会计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会计科目。

  反映制造成本的会计科目,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如“劳务成本”等。

  5.损益类会计科目

  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划分,可分为反映收入的会计科目和反映费用的会计科目。

  反映收入的会计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反映费用的会计科目,如“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所得税费用”等。

  (二)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的不同分类

  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1.总分类科目

  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如“原材料”、“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实收资本”等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

  简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如“原材料”科目可按原材料的品种、规格等设置明细科目;“应收账款”科目可按债务人设置明细科目。

  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分类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总分类科目对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且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我国,总分类科目原则上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财务会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二)常用会计科目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了企业的会计科目,其中常用的会计科目见教材表2-2。

  常见的会计科目表

  要求:多看、多记、熟记

  注意:要能够区分常见的会计科目属于哪一类。会计科目的名称、类别必须准确无误。

  【举例2-15】会计科目设置应遵循的原则有( )。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答案】AC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消免试71日开始 

>>>报考指南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