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4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房地产》预习讲义:第一章(城市化理论)

|0·2014-02-13 16:05:49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4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房地产》预习讲义,供备考2014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学习。

财经课促销2折起|合格标准|成绩单=优惠券|全程一对一

 环球网校经济师微信|经济师考试考后征文|查分报喜帖

    查看汇总》》2014年经济师考试《中级房地产》预习讲义汇总

  第四节 城市化理论

  一、城市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城市的概念

  概念:城市是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国家或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区别项目城市乡村
人口职业构成以非农人口集聚为主是农业人口集聚为主
人口与建筑规模与密度
空间形态和物质构成用地类型多样,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完备用地类型单一,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薄弱
职能类型和产业结构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各种产业集聚地职能单一

  【例题?多选题】【2007年真题】与乡村相比,现代城市的特性体现在( )。

  A.以工业人口为主

  B.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C.人口密度大

  D.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E.犯罪率低

  【答案】BCD

  (三)城市的分类(5+3+2)

  城市职能分类五方法

  一般描述

  统计描述

  统计分析

  城市经济基础研究

  多变量分析

  城市职能三要素

  专业化部门

  职能强度

  职能规模

  根据城市职能三要素分类

  具有综合职能城市

  以某种职能为主的城市

  城市的分类体系◆

序号分类标准
1城市人口规模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100万 

50万~100万

20万~50万

<20万

2城市行政级别直辖市 

地级市

县级市

建制镇


3城市地理位置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 

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

边境城市和内地城市


4城市地形地貌平原城市\山地城市\高原城市 

丘陵城市\盆地城市\河谷城市


5城市平面几何形状块状城市\带状城市\星状城市
6城市内部结构单中心城市 

多中心城市


7城市道路格局棋盘形城市\放射形城市\不规则形城市

  (四)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四大阶段)

序号城市发展阶段对应工业化时期城市化水平备注 
1绝对集中阶段工业化初期城市化水平提高阶段发展中国家
2相对集中阶段工业化成熟期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
3相对分散阶段后工业化初期郊区化前兆
4绝对分散阶段后工业化成熟期郊区化西方发达国家

  【例题?单选题】【2009年真题】城市进化理论把城市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四大阶段,依次为( )。

  A.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

  B.相对集中、绝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

  C.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绝对分散、相对分散

  D.相对集中、绝对集中,绝对分散、相对分散

  【答案】A

  二、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

  人口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空间的集聚

  城市规模的扩大与扩展

  城市数量增多形成城市体系

  (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速度

  初级阶段 较低 较慢

  加速阶段 很快

  饱和阶段(后期阶段) 很高 减速

  (三) 城市化的度量

  城市化度量指标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L)

  城市化率计算方法

  一个区域内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L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

  【例题?单选题】【2008年真题】某省的总人口为50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250万人,则该省的城镇化率为( )。

  A.30%

  B.45%

  C.50%

  D.55%

  【答案】B

  【解析】一个区域内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50/5000=45%

  (四)城市化引起的变化

  引起城市体系的性质的变化

  引起城市形态的变化

  引起城市生态的转变

  引起城市性态的变化

  (五)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六)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

  大都市区的人口向较小的都市乃至乡村地区流动的分散化过程

  是一种暂时的调整,而不是一种长久的变化

  再城市化

  城市衰退之后的复兴,衰退的城市恢复了增长

  三、 郊区化

  (一)郊区化概念

  指区域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70%~80%),市区发展速度变得缓和平衡,城市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由市区向外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实质:一个城市内部由市区向郊区的分散

  郊区城镇化

  是指城市郊区的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的过程。

  实质:代表了乡村与城镇的向心集聚

  (二)发达国家的郊区化

  郊区化前的外迁

  沿铁路外迁

  沿电车线外迁

  汽车郊区化时期(1920~1950)

  普遍郊区化时期(1950~1980)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时期(80年代)

  形成边缘新城阶段(90年代以来)

  (三)中国的郊区化

  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绝对量下降作为中国城市郊区化的标志(1982年)表现:

  人口郊区化

  工业郊区化

  外来人口郊区集聚

  郊区化形成机制(7大机制)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人口流动的限制性因素减弱

  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触发了郊区化发生的机制

  郊区新区开发与老区旧城改造的合力推进了郊区化

  交通通信设施的改善提供了条件

  城市规划与管理政策的强制与引导

    2014年初/中级保过套餐       注册送2014年经济师预习班   成绩查询

   2014年经济师刘艳霞独家主讲 《中级经济基础》历年考题解析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或加经济师考试QQ群:30118361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