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5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0·2014-12-09 16:02:54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5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汇总,请各位考成参考。

  考试动态: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考试时间|成绩查询|合格标准

   热点专题:2015年经济师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2015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汇总

  十九、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金融风险: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2、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掌握):

  ①不确定性;

  ②相关性;

  ③高杠杆性。一是与工商企业相比,金融企业负债率明显偏高,财务杠杆大,导致负外部性大;二是衍生金融工具有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也是高度的金融风险。

  ④传染性。

  另外,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金融风险的主要特征有:1)金融结构失衡与融资形式畸形发展使风险集中于银行;2)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相互传感放大;3)非正规金融规模庞大成为金融安全隐患。

  


  6、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此次次贷危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债务危机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危机;第三个阶段即信用危机。投资者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产生怀疑,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恐慌。

  7、金融监管的含义

  金融监管或称金融监督管理,是指一国的金融管理部门为达到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业正常秩序等目的,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外部监督、稽核、检查和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等一系列行为。

  金融监管首先是从对银行的监管开始的,这和银行的一些特性有关。1)银行提供的期限转换功能;2)银行是整个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票据的清算者,降低了交易的费用;3)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功能。

  


  10、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演变

  熟悉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逐渐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掌握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特点:我国采用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独立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组成的分业监管体制)。

  在新的监管体制中,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维护金融稳定。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方面拥有监督检查权,包括直接检查监督权、建议检查权和在特定情况下的全面检查监督权。

  11、国际金融监管协调

  ①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与发展(了解)

  巴塞尔协议产生的直接原因:国际性银行倒闭事件和国际贷款违约事件使得监管当局全面审视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

  主要原因:随着金融国际化,必须要在金融监管上进行国际协调。

  1975年2月,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西方十国集团以及瑞士和卢森堡等12国中央银行成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在巴塞尔协议中,影响最大的是统一资本监管的1988年巴塞尔报告、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和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或加经济师考试QQ群:129666620,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Ctrl键+D】手动收藏此页面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