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5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财政支出

|0·2014-12-09 14:14:00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5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汇总,请各位考成参考。

  考试动态:报名时间|报考条件|考试时间|成绩查询|合格标准

   热点专题:2015年经济师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2015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预习汇总

  十一、财政支出

  

  3、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中国传统的政府支出分类:按支出功能或政府职能,将政府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五类。它是一种“功能”和“性质”混合的分类方法。

  ☆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①支出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分别为17类、172款和l152项。

  类级科目分别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市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

  ②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类、款两级,分别为12类和98款。

  类级科目具体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4、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是衡量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反应着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可采用两大指标,即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

  财政支出绝对规模,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总和。通常由按当年价格计算的财政支出的加总来反映,也可以按不变价格来反映,即以某一年的价格为基准来统计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

  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从趋势上看,总量是不断增长的。

  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是指财政支出的规模用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来反映。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映:

  ①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②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另外也可以用人均财政支出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

  正常情况下:

  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是相对稳定的,它决定于国家制度的安排。人均财政支出指标一般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5、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历史趋势

  理论上讲,财政支出规模可大可小。但根据各国财政支出的实践看,自20世纪初期以来,各工业化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先是持续增大,后来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这是一个普遍趋势。

  从总体上看,近些年来公共支出水平较为稳定,甚至有稍许的下降。但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又有所上升。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或加经济师考试QQ群:129666620,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Ctrl键+D】手动收藏此页面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