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经济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4年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辅导:货币政策的效应

|0·2014-01-28 09:49:46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4年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辅导,供备考2014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学习。

财经课新春促销2折起|合格标准|成绩单=优惠券|全程一对一

 环球网校经济师微信|经济师考试考后征文绚丽开启~~ |查分报喜帖~~

    查看汇总》》2014年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辅导汇总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

  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的实施对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绩效或有效性,分为时滞效应和数量效应。

  (一)货币政策数量效应

  人们在衡量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及货币政策的大小强弱时,是着眼于货币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差距。(目标: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

  (二)货币政策时滞效应

  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认为不宜用货币政策为主去维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货币政策效果的时间滞后。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就是从决策采取某种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即被称之为“货币政策的时滞”。

  1.内部时滞――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全过程。(主观)

  具体而言,内部时滞有:(1)认识时滞;(2)决策时滞。

  2.外部时滞――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客观)

  该时滞的长短,取决于政策的操作力度和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弹性大小。

    2014年初/中级保过套餐       注册送2014年经济师预习班   成绩查询

   2014年经济师刘艳霞独家主讲 《中级经济基础》历年考题解析汇总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或加经济师考试QQ群:301183612,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