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二级建造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4年《市政》考点:给水排水厂站施工

|0·2013-08-28 14:48:04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4年《市政》考点:给水排水厂站施工

  2014年《市政》考点解析汇总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真题汇总(环球出品)

  给水排水厂站施工

  在这节中主要讲述了两种施工技术,一种就是给排水厂站施工中常用的沉井的施工技术,另一种就是现浇混凝土水池的施工技术,对泵站的工艺流程只做一般了解。

  掌握沉井施工技术要求

  适用条件:当水文地质条件不宜采用大开挖建造泵站及水池构筑物时可采用沉井。

  二、沉井构造

  构造:井壁、刃脚、凹槽、底梁等

  (一)井壁:井壁厚度主要取决于沉井大小、下沉速度、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沉井能在足够的自重下顺利下沉的条件来确定。一般厚度为0.4~1.2m

  (二)刃脚:刃脚的主要功能是减少下沉阻力。刃脚踏面宽度一般不大于50mm。当沉井湿封底时,刃脚高度取1.5m左右,干封底时取0.6m左右。

  三、沉井制作

  (一)平整场地:若场地土质松软,应加铺一层300~500mm厚的砂层。

  (二)铺设垫木:

  四、沉井下沉

  (一)准备工作:大型沉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100%,小型沉井达到70%时,可以进行拆除垫木。

  (二)下沉方法:人工或风动工具挖土法、抓斗挖土法、水枪冲土法。

  (三)排水开挖下沉

  适用条件:稳定土层、渗水量不大

  开挖必须对称、均匀进行。

  (四)不排水开挖下沉

  (五)沉井辅助措施

  五、沉井封底

  条件:在8h内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mm或沉降率在允许范围内,沉井下沉已稳定时即可进行封底。

  (一)排水封底

  (二)不排水封底

  掌握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

  给水厂站内的混凝土水池:混凝池、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清水池。这里讲述的现浇混凝土水池以清水池为例。

  清水池:给水系统中调节水厂均匀供水和满足用户不均匀用水的调蓄构筑物。

  一、施工缝的设置与施工程序

  小型水池多不设缝,中型或大型水池多设缝。

  (一)垫层

  垫层混凝土表面高程要控制在标准以内,在混凝土浇注时要设控制高程用的临时侧模板,侧模板高程误差值≤5mm。

  (二)底板钢筋混凝土

  水池底板混凝土连续一次浇筑完成,设缝水池的底板要分层浇筑(不要连续浇筑,以免变形缝移位)。

  1.测量放线

  当垫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mpa.以后开始放线。

  2.底板模板安装

  3.底板钢筋安装

  绑好底板钢筋的关键是控制好上下层钢筋的保护层,确保池壁与柱预留筋的准确位置。

  (4)绑扎后的底板筋要逐点检查保护层厚度。

  4.底板混凝土浇筑

  (2)底板混凝土的坍落度。采用吊斗浇筑机械振捣时,在浇筑地点混凝土的坍落度宜选用50~70mm。采用掺用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时,其坍落度不宜大于150mm。

  (5)池壁八字吊模部分的混凝土浇筑应在底板平面混凝土浇筑30min后进行,为保证池壁腋角部分的混凝土密实,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压实混凝土表面,同时对八字吊模的根部混凝土表面整平。

  (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适时覆盖并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地板与池壁的施工缝在池壁下八字以上150~200mm处,地板与柱的施工缝设在地板表面。

  (三)池壁钢筋混凝土施工

  1.施工程序

  2.施工缝凿毛处理

  池壁根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开始凿毛。 (单选)

  3.池壁钢筋绑扎

  重点应控制好内外层钢筋的净尺寸,为此采用排架或板凳筋作法。

  4.对正常厚度的池壁,池壁模板一次支到顶板腋角以下200~300mm左右。

  5.池壁混凝土浇筑

  (2)非泵送退凝土的坍落度不大于80m,掺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150mm。应保证池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

  (3)施工缝应事先清除干净,保持湿润,但不得积水。浇筑前施工缝应先铺15~20mm厚的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与混凝土的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应过长。

  (4)池壁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完成,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不应超过400mm:,沿池壁高度均匀摊铺;每层水平高差不超过400mm。

  插人式振动器的移位间距不大于300mm,振捣棒要插入到下一层混凝土内50~l00mm,使下一层未凝固混凝土受到二次振动。

  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间歇时间不宜大于1h。

  用溜筒浇筑混凝土的落下高度(从溜嘴)不大于2m。

  (5)池壁的混凝土浇到顶部应停lh,待混凝土下沉后再作二次振动,消除因沉降而产生的顶部裂缝。

  (6)浇筑后的混凝土应及时覆盖和洒水养护。

  水池池壁竖向一次浇注到顶板八字以下150~300mm处设施工缝。

  (四)柱钢筋混凝土施工

  柱的施工时间应与水池池壁的施工时间同步进行

  一般柱体分为2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根部混凝土,浇到柱基以上100~150mm,第二次浇筑到柱帽顶或梁底。

  1.柱的施工程序

  2.柱模板采用钢模或木模(多层胶合板)

  柱身混凝土浇筑应一次到顶,浇前施工缝应充分湿润,应铺垫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80mm,分层(不超过400mm)浇筑与振动,为使混凝土沉实,浇到柱帽底部时应暂停后作二次振动,待全部浇完后,再作二次振动。

  (五)顶板钢筋混凝土施工

  小型清水池顶板应一次浇筑完成,较大水池顶板应考虑防裂措施。

  掌握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一、水池满水试验的前提条件

  1.池体结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强度或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的防水层、水池外部防腐层施工以及池外回填土施工之前;

  3.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加预应力或水泥砂浆保护层喷涂之前;

  4。砖砌水池的内外防水水泥砂浆完成之后;

  二、构筑物满水试验程序

  按下述程序进行: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三、构筑物满水试验要求

  (一)注水

  向池内注水分3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超过2m/24h,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每次注水后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

  (二)外观观测

  对大中型水池,可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在充水过程中,对池外观进行检查,渗水量过大时停止充水,进行处理。

  (三)水位观测

  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测读水位的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

  (四)蒸发量的测定

  有盖水池的满水试验,对蒸发量可忽略不计。无盖水池的满水试验的蒸发量,可设现场蒸发水箱。

  四、满水试验标准

  水池构筑物满水试验,其允许渗水量按设计水位浸湿的池壁和池底总面积(m2)计算,钢筋混凝土水池不得超过2L/(m2.d),砖石砌体水池不得超过3L/(m2.d)。

  四、满水试验标准

  了解泵站工艺流程和构成

  一、工艺流程

  二、格栅

  格栅作用:拦截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杂质。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栅条组成,斜置在雨污水流经的渠道及泵站集水池的进口处。

  (一)栅条

  栅条断面:一般根据跨度和拦污量计算。一般采用10mm×50mm~10mm×100mm的扁钢制成。

  栅条间隙:人工清除时不小于进水管渠有效断面的2倍,机械清除时不小于进水管渠有效面积的1.2倍。

  (二)格栅倾斜角度 格栅倾斜角度为45°~75°,一般有机耙时采用70°。

  (三)格栅工作平台

  1、最好是敞开式。

  2、一般不能淹没,应高出最高设计水位以上0.5~1.0m。并不低于溢流管水位,

  三、集水池

  集水池主要起调节水量作用。集水池最小容积有死水容积和有效容积两部分。

  四、机器间

  主泵:轴流泵、混流泵、离心泵、潜水泵

  (一)主泵选型要求

  五、溢流井

  作用:在特殊情况下来水管流量不能及时抽升时,通过溢流井中的溢流管临时流入天然水体,避免淹没集水池和影响排水。

  六、出水井

  主要作用是作为水泵的出水口和稳定出水井水位标高。分压力出水井和无压力出水井。

  七、排水泵站的运行特点

  1、污水泵站一般为全日运行,根据水量变化调整开动工作泵的台数。并根据集水池水位发出的信号,控制开停。

  2、雨水泵站根据降雨量决定开动泵的台数和大小。

  3、合流泵站在降雨时应立即按着雨水流量来控制,同时要满足污水能及时排出。

  了解给水排水厂站工艺管线施工与设备安装

  给排水厂站各构筑物和建筑物通过工艺管线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其设计的使用功能。施工的主要原则为“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VIP套餐 

  二级建造师多媒体万题库 

  2014年《市政》考点解析汇总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真题汇总(环球出品)

  (2012年真题)

  污水处理方法中,属于物理处理法的是( )

  A 氧化还原法

  B 沉淀法

  C生物膜法

  D活性污泥法

  【答案】B

  【解析】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筛滤法(格栅、筛网)、沉淀法(沉砂池、沉淀池)、气浮法、过滤法(快滤池、慢滤池)和反渗透法(有机高分子半渗透膜)等。

  【考点来源】该考点来自教材第一部分第四章:2K314000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第二节:2K314020 给水排水工程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VIP套餐 

  二级建造师多媒体万题库 

  2014年《市政》考点解析汇总2013年二级建造师考试真题汇总(环球出品)

  1.关于沟槽开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沟槽挖深较大时,应按每层3m进行分层开挖

  B.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按机械性能确定

  C.人工开挖多层沟槽的层间留台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 0.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1.5m

  D.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

  2.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的计算公式为:B=D1+2(b1+b2+b3),则Dl代表:( )。

  A.管道结构或管座的内缘宽度(mm)

  B.管道结构或管座的外缘宽度(mm)

  c.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m)

  D.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mm)

  3.电熔连接、热熔连接、机械连接宜在环境温度( )时进行。

  A.较低或接近最低

  B.较高或接近最高

  C.≥10℃、

  D.温度不限

  4.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 )km。

  A.2.0

  B.5.0

  C.3.O

  D.1.0

  5.排水方沟在下,另一排水管道或热力方沟在上,高程冲突,上下管道同时施工时

  管道交叉处理的方法是:( )。

  A.排水管道改变方向,从排水管道或热力方沟下面绕过

  B.压扁热力方沟断面,其他不变

  C.压扁排水方沟断面,同时减小过水断面

  D.压扁排水方沟断面,但不应减小过水断面

  6.闭水试验时,试验段的划分应符合的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

  A.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宜带井试验

  B.当管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管材时,不必按管材分别进行试验

  C.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一次试验不可超过5个连续井段

  D.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km

  7.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应按( )确定。

  A.机械数量 B.挖斗容量

  C.降水类型

  D.机械性能

  8.在相同条件下,沟槽开挖时下列哪种土的坡度最缓( )。

  A.中密的碎石类土

  B.中密的砂土

  C.粉质黏土

  D.老黄土

  9.管道做功能性试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压试验包括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

  B.管道严密性试验,宜采用注水法进行

  C.向管道注水应从下游缓慢注入

  D.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合格后,即可通水投产

  10.不开槽管道施工,当周围环境要求控制地层变形、或无降水条件时,宜采用( )。

  A.浅埋暗挖

  13.定向钻

  C.夯管

  D.封闭式的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

  11.不开槽管道施工,在城区地下障碍物较复杂地段,采用( )会是较好的选择。

  A.浅埋暗挖

  B.浅埋暗挖施工管(隧)道

  C.夯管

  D.定向钻

  12.用于砌筑结构的石材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得小于( )。

  A.30MPa

  B.20MPa

  C.l5MPa

  D.25MPa

  13.砌筑砂浆应采用水泥砂浆,其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低于( )。

  A.Ml5

  B.Ml0

  C.Ml2

  D.M20

  14.采用混凝土砌块砌筑拱形管渠或管渠的弯道时,宜采用楔形或扇形砌块;当砌体

  垂直灰缝宽度大于30mm时,应采用细石混凝土灌实,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

  A.C25

  B.Cl5

  C.C20

  D.C30

  15.不同种类、不同材质、不同结构管道抢修方法不尽相同。如钢管一般可用( ) 的方法修复。

  A.补焊或盖压补焊

  B.补麻、补灰

  C.两合揣袖

  D.转换接口连接

  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D; 6.B; 7.D;8.B;

  9.D; 10.D; 11.B;12.A; 13.B; 14.C;15.A;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二级建造师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VIP套餐 

  二级建造师多媒体万题库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