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土地管理概念及土地督察
第一节 土地管理概念
一、考试目的和考试基本要求
测试应考人员对土地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掌握:土地管理的内涵,土地管理的目的;
熟悉:我国土地管理的任务、内容、原则;
了解: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管理的演变、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
二、本讲内容涉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物权法》。
三、本讲内容所涉及抽象的内容太多,不宜出题,历年考试此章内容采分点较少。学习本章内容重点了解土地管理的内涵、基础等知识点即可。
四、章节框架
1.土地管理的内涵
2.土地管理的任务
3.土地管理的原则
4.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
5.我国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
6.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管理的演变
内容辅导
一、土地管理的内涵(掌握)
土地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国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调整土地关系,维护土地所有制,监督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综合性活动。土地管理的本质是对土地资源的行政管理。理解还此概念必须明确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土地管理都是为了确立和巩固某种土地所有制。
2.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各级政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务员,包括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土地行政主管机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行政首长和普通公务员。各级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是土地管理的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监督机关,其行为具有国家行为特征;
3.土地管理的客体包括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调整土地关系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社会职能。随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求对土地关系进行调整,即对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变更和确认。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用地单位和个人之间,理顺协调用地的分配和再分配关系,是土地管理的社会属性所在。
4.在土地管理中,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方法管理土地。法律手段包括通过立法,用法调整土地关系,规范社会的用地行为。经济手段通过税收、市场机制、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等来调控土地的分配和再分配,从而达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行政手段通过土地调查、统计、登记、用地审批、计划、监督检查等措施来组织土地的利用和保护。科学技术手段则采用土地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定级估价、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及工程技术等科学措施来增强土地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总之,只有综合运用上述手段和措施,才能达到土地管理的目的。
5.土地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6.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是监督和组织土地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土地是指按自然和经济的客观规律,科学地配置各项用地,包括用地数量结构和空间位置。只有认识和掌握自然和经济客观规律,并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
7.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8.土地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土地管理的目的和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受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
土地管理的内涵知识汇总表
土地管理的内涵要点
主体各级政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务员。
客体包括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
手段在土地管理中,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方法管理土地。
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内容监督和组织土地的合理利用
任务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特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例题1:土地管理可运用的手段包括( )。
A.法律手段
B.经济手段
C.行政手段
D.科学技术手段
E.刑事手段
答案:ABCD
解析:土地管理需要运用多种手段:一是法律手段;二是经济手段;三是行政手段;四是科学技术手段。
例题2:土地管理的特征包括( )。
A.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各级政府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务员
B.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方法管理土地
C.土地管理的客体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
D.土地管理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E.土地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答案:ABCE
解析:土地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一)土地管理的目的(掌握)
《土地管理法》明确了土地管理的目的是: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管理的具体目的主要包括:
1.维护土地公有制。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公有制是我国土地制度的基础,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的土地被称为国家所有土地,简称国有土地,其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2.调整土地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处于经常变动之中。国家必须依照土地管理的目标,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客观需要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变动进行管理、监督和调控,避免盲目性,防止权属混乱及土地纠纷。调整土地关系,增加土地可利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促进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者协调统一。
3.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它的存在是非人力所能创造的,土地本身的不可移动性、地域性、整体性、有限性是固有的,人类对其依赖和持续利用程度的增加也是不可逆转的。因此,通过立法强化土地管理,保证对土地的永续利用,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例题:土地管理的目的,不包括( )。
A.维护土地公有制
B.调整土地关系
C.规范机构设置
D.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答案:C
解析:土地管理的目的包括:维护土地公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土地管理的性质(熟悉)
土地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两重性。一方面从纯劳动过程角度考察,它要服从分工协作,合理组织的自然规律,体现其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从人与人在劳动过程中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角度考察,它要服从社会发展规律,体现其社会属性。
当前我国土地管理的特点包括:
(1)特别突出地加强了耕地保护。针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现状,要求我国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国家明确了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原则,规定由国土资源部拟定实施耕地特殊保护和鼓励耕地开发政策,组织基本农田保护,指导未利用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开发耕地的监督工作,确保耕地面积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2) 国土资源部对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行业务领导,保证土地管理政令畅通。国务院授权国土资源部,对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行业务领导,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需征得国土资源部的同意。
(3)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实现了统一管理。由国土资源部组织编制和实施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参与报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核,指导、审核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实现了统一管理。
(4) 加强了土地产权登记管理。在土地产权管理方面,国土资源部制定并出台了《土地登记办法》。组织土地资源调查、地籍调查、土地统计和动态监测;指导土地确权、城乡地籍和登记等工作。
(5) 合理利用土地、培育土地市场。在合理利用土地、培育土地市场方面,拟定并按规定组织实施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作价出资、转让、交易和政府收购管理办法,制定国有土地划拨使用目录指南;指导基准地价、标定地价评测,审定评估机构资格,确认土地使用权价格;承担报国务院审批的各类用地的审查、报批工作。
例题1:关于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7年《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试题)
A.突出强调保护耕地
B.是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C.正在从重经济手段向重行政手段过渡
D.注重资源管理与资产管理
答案:C
解析: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技术方法各具特色,但又有各自的局限性,土地管理中必须综合运用上述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行政方法只有在它符合客观规律,反映人民群众利益时,才能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题2:以下属于当前我国土地管理特点的是( )。
A.省、市级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需征得国土资源部的同意
B.特别突出地加强了耕地保护
C.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实现了统一管理
D.合理利用土地、培育土地市场
E.加强了土地产权登记管理
答案:BCDE
解析:当前我国土地管理的特点有: (1)特别突出地加强了耕地保护。(2) 国土资源部对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行业务领导,保证土地管理政令畅通;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需征得国土资源部的同意。(3)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实现了统一管理。(4) 加强了土地产权登记管理。(5) 合理利用土地、培育土地市场。
编辑推荐:2013年土地估价师考试VIP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