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注册会计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公式集合:业绩评价

|0·2013-08-06 11:23:42浏览0 收藏0
摘要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公式集合:业绩评价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集合

  1.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业绩计量

  基本经济增加值=税后经营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报表总资产

  2.市场增加值为基础的业绩计量

  市场增加值=总市值-总资本

  3.以盈利为基础的业绩计量

  每股收益=净收益/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注意:净收益(每股收益)和净利润(每股净利润)的差别在于前者计算时排除了优先股股利的影响,但由于我国《公司法》不允许优先股,所以实际上在我国就不存在这一差别了。

  净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投资报酬率=收益/资产,但注意对如何计算收益和资产,可以有诸多选择,组合后计算出来的投资报酬率会完全不同。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权益净利率无疑是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核心指标。

  4.以剩余收益为基础的业绩计量(关键是理解“机会成本”概念,并且,经济增加值本质上也是剩余收益这一理念的延伸。)

  剩余收益=收益-投资要求的报酬率×投资额

  剩余权益收益=净收益-权益投资要求的报酬率×平均权益账面价值

  =平均权益账面价值×(权益净利率-权益投资要求的报酬率)

  剩余经营收益=净经营收益-平均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平均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剩余净金融支出=净金融支出-平均净负债×净金融负债要求的报酬率

  =平均净负债×(净金融负债报酬率-净金融负债要求的报酬率)

  5.利润中心的业绩考核指标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部门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部门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可控边际贡献-不可控固定成本

  注意:以部门可控边际贡献作为部门经理业绩评价依据可能是最好的,它反映了部门经理在其权限和控制范围内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

  以部门税前经营利润作为业绩评价依据,可能更适合评价该部门对企业利润和管理费用的贡献,而不适合于评价部门经理的业绩。

  6.投资中心的业绩考核指标(3种计量方法)

  部门投资报酬率=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

  部门剩余收益=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经济增加值=调整后税前经营利润-加权平均税前资本成本×调整后的资本成本

 

  会计硕士课程上线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注册会计师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知识点汇总

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第三章知识点汇总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