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国家公务员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言语理解答题技巧

|0·2013-08-02 15:48:34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言语理解答题技巧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  技巧专讲  冲刺密卷  个性定制

  “朱沅算子法”主要是指依靠算子解题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算子(operator) ,就是一些对语义起运算作用的词。包括副词、连词、时间名词、介词等等。有时还有一些实词。

  朱沅算子法遵循两个基本原则,这就是

  两个原则:

  1.从形式出发,用标志解题

  2.汉语的“核心语义后置”规律

  我们来看一道具体的题目:

  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

  A 正确而不流行 B 流行而不正确

  C 新颖而不流行 D 流行而不新颖

  我们先看题目要求:“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这里不是问作者的观点是什么,而是评价型题目。如果是观点型的题目,这里肯定要这样问“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是”。这样,接着我们就迅速浏览四个选项,看看主要是在什么论域内的。一看,是关于“正确、流行”而言的。回头,浏览文段,“有一种很流行的……”,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了一个这样的信息,这是一道“虚晃一枪”型题目,“很流行”肯定是作者想要批判的,回头看看选项,B、D与这个一致,马上排除!再回头看文段,“笔者认为,”快速向后浏览,发现直到最后都是作者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没有第三方来证明他的正确与否,因此,选C。

  这里有一个问题,算子是什么?在这里,算子是“有一种”、“流行”、“笔者认为”。当然,在浏览文段时,有的同学可能很慢,告诉这些同学,浏览的时候,你不要细看文字,一扫而过即可。抓住最想要的东西就行了。

  在时间有限,效率关键的前提下考生应该首先从“问题”入手,根据提问的方式确定考查题型与考查要点,之后有的放矢地阅读原文,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提问的相关答案和语句所在,最后查看选项并进行对比,选择最大程度地吻合原文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同义替换法:很多考生在对比原文与选项时往往徘徊不定,并为选择错误的答案而苦恼不已。实际上这是因为考生没有揣摩到出题人的心理。作为公务员选拔的考试试题,必然要体现出考试的效度与难度,因此在设置选项时必定会出现迷惑性与干扰性,在此基础之上通常为了保持试题的难度,出题人会将原文中需要命题的语句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即同义替换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增加考生思考时的复杂度与辨识选项的匹配度。因此考生可以从把握出题人心理的角度入手,寻找与原文进行同义替换的选项,往往就是正确答案的标志。(江西华图公务员考试网jx.huatu.com)

  提到“转折”二字时考生常常会想到“虽然……但是”“然而”“却”,因为这几个转折词比较常见。但“其实、实际上、事实上、只是”这样表示弱转折的词语却常常被考生所忽略,而这些表示弱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又常常成为考官设置题目时的偏爱,因此考生在阅读文段时应该全面把握转折词,这样才能避免失分。

  结论后的主题句:主题句常常出现在表示结论关系的关联词之后,如“因此”、“所以”、“因而”、“可见”、“看来”、“总之”、“言而总之”、“综上所述”、“概而言之”等。通常一段话结束后都要用结论性的语句总结归纳,从而达到重申重点的目的。而考生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去寻找结论型的表述语句,往往就是该文段的主题句。

  在处理整个文段时考生可以通过寻找关联词语的形式入手,也可以根据文章的行文脉络进行把握。在整个论述过程中,解决问题必然是文段的重点,因此由“所以”这一结论性引导词引出。此外当考生看到由“否则”引导的反面论证时也要马上反应出其作用是为了证明之前观点的正确性和权威性,从而再次确认文段主题句的位置所在。

  承接复句指各个分句依次叙述连续发生的几个动作或事情,各分句的先后次序是一定的,不能颠倒。关联词语有“(首先)……然后……”、“……便……”、“……就……”、“……于是……”等。考生在掌握承接复句时,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这种类型分句之间固定的语序,不可颠倒。

  考生在作答主旨概括题时,要注意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关联词语,如在表达结论时的“可见”、“看来”等词往往被人忽略,再如表示弱转折关系的“其实”、“实际上”、“事实上”、“只是”等词,也常为考生忽略,而这恰恰就是考查的要点和解题的关键。因此以上的关联词语要熟知熟记,活学活用。

  温馨提示:请大家及时关注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及论坛,小编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公务员考试最新息。

  编辑推荐: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排序题选项特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解题技巧:首句排除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解题技巧:关联词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语句排序解题技巧:话题一致法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