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的通知

|0·2013-07-02 14:17:40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的通知

免费试听】【试题下载】【在线测试】【复习方案】【报考指南】[报名汇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局):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2011年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指标的通知》(国农办[2011]27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国农办[2009]163号)等有关规定,现就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编报事宜通知如下: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1年中央1号文件、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实现粮食“八连增”和农民收入“八连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扶持粮食主产县,继续加强全国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为推进国家粮食战略工程建设,努力建设全国粮食核心产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下简称“省”)要将土地治理项目中的财政资金,进一步向粮食主产县集中,特别是向《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千亿斤规划》)确定的产粮大县倾斜。各省在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县的同时,适当兼顾非粮食主产县。 

  (二)突出资金安排重点,大力推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为确保2011年全国土地治理项目增量资金指标主要用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以下简称“示范工程项目”),现明确以下要求:第一,各有关省应在2011年土地治理项目增量资金指标中,优先足额安排2009年立项、2011年续建的示范工程项目所需的中央财政资金。第二,鼓励各省在2011年土地治理项目增量资金中继续新立项一批示范工程项目。作出上述两项安排后: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粮食主产省示范工程项目资金(含2011年续建项目资金)占2011年增量资金比例不低于60%;《千亿斤规划》涉及的山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重庆、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等11个非粮食主产省示范工程项目资金(含2011年续建项目资金)占2011年增量资金比例不低于50%。第三,其他省份示范工程项目资金占2011年增量资金比例由有关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三)继续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节水高效”的建设目标。除河北、内蒙古、浙江、福建、重庆、西藏、青海7省外,其他各省安排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含切块内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和示范工程项目的财政总投资不得低于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总投资的90%。 

  (四)继续支持生态综合治理,努力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各省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将全省土地治理项目中的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资金集中向生态脆弱或丘陵山区倾斜,因地制宜开展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同时,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的农田防护林网等生态工程建设,努力保护和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 

  (五)继续推行农业节水灌溉,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要把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摆在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中的突出位置,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大力推广应用各种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灌溉及旱作农业技术,充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其中,平原地区要大力推广渠道防渗、地下管道输水等田间节水措施,充分利用地表水;丘陵山区要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支持集雨灌溉、节水灌溉等工程。 

  (六)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要认真抓好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工作,切实提高科技推广费使用效果。要进一步加强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在项目区的推广普及,重点支持良种和良法的普遍应用,搞好先进适用技术的组合配套,强化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努力把项目区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七)继续开展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努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要按照“依托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扶龙头”的原则,继续做好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工作,重点是结合本地实际,围绕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培育壮大区域主导产业,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集中投入,使土地治理项目与产业化经营项目配套衔接,相互促进,加快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八)继续扶持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扶持种粮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土地治理项目试点,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做好“民办公助”投入机制、工程业主负责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与其他支农资金统筹安排等试点工作,创新开发机制,提升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和管理水平。 

  三、具体要求 

  (一)项目数量。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在500万元以下的开发县,只能安排1个项目;财政投资在500万元(含)至1000万元的开发县,原则上可安排2个项目;财政投资在1000万元(含)以上的开发县,原则上可安排2至3个项目。 

  《千亿斤规划》涉及的24个省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允许再申报2011年新立项的切块内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1个(项目建设期为2011-2012年,每个项目中央财政投资指标为1000万元,其中2011年500万元)。 

  考虑到部分地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内蒙古、浙江、福建、重庆、西藏、青海6省用于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财政投资按不超过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30%的比例安排。河北省用于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财政投资比例可略高于10%,高出部分专门用于坝上地区生态建设。 

  (二)治理面积。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继续按照“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确定治理面积。平均每个开发县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规模达到500万元(含)以上的省份,单个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的治理面积,原则上平原地区不低于10000亩,丘陵山区不低于5000亩;平均每个开发县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规模低于500万元,单个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的治理面积,原则上平原地区不低于8000亩,丘陵山区不低于4000亩。如丘陵山区等受自然条件限制,单个项目区治理面积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可在同一小流域或同一灌区范围内选择2至3个地块作为一个项目区。 

  2009年已批准立项的示范工程项目,按照已批准三年规划的要求确定2011年续建项目区面积;2011年新立项的示范工程项目,单个项目的建设任务量不低于1万亩。 

  单个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区的治理面积,天然草场不低于5000亩、人工草场不低于1000亩,小流域治理和土地沙化治理各不低于5000亩。 

  (三)投资标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亩投资标准(含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乡村集体自筹资金、农民筹资和投劳折资,下同)继续执行2010年标准,原则上平原地区应达到910元、丘陵山区应达到1180元。在保证达到上述项目区治理面积有关要求,并超额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或统筹其他支农资金共同投入的前提下,允许相应提高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亩投资标准。示范工程项目的亩财政资金补助标准,以省为单位加权平均为1200元,在多筹集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或整合其他支农资金、社会资金的前提下,允许适当提高示范工程项目的亩投资标准和建设标准。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亩投资标准维持2010年的水平不变,原则上草原(场)建设亩投资标准不低于180元,小流域治理亩投资标准不低于900元,土地沙化治理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省可依据以上亩投资标准,对不同开发县、不同条件实行区别对待,但以省为单位加权平均计算,原则上各省同一类项目的亩投资标准应达到上述同类项目的标准。 

  (四)建设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国农办[2009]163号),进一步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努力建设高标准项目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要坚持全面的高质量建设,在同一项目区内,不能搞所谓的“核心区”和“辐射区”,即部分地块进行高标准治理(“核心区”),另一部分地块只搞低标准改造(“辐射区”)。 

  (五)农民筹资投劳。要高度重视自筹资金特别是农民筹资投劳工作,采取“竞争立项”、“业主负责制”等多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切实调动农民筹资投劳搞开发的积极性。各省自筹资金(含农民筹资投劳)的比例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降低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比例的通知》(国农办[2010]143号)的规定,同时在符合“一事一议”政策规定、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农民多筹资多投劳。 

  (六)农机具购置补贴。除黑龙江、吉林两省可按不超过土地治理项目财政投资10%的比例安排外,其他各省不得超过5%。有条件的地方,可集中安排使用农机具购置资金,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种粮大户,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继续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财政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区,与农业综合开发农机具购置补助资金统筹安排,提高项目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 

  (七)科技推广费。要积极创新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调动农业科研单位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的积极性,努力提高项目区农业科技生产和服务水平。要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农办[2006]13号)有关规定,科技推广费重点用于粮、棉、油、糖、蔬菜、瓜果、牧草新品种和良种繁育,测土配方和科学施肥,以及农业节水等技术推广。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在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的小流域治理项目区内适当安排经果林等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允许以省为单位,集中安排使用土地治理项目科技推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省农发机构应将省、地(市)集中安排的科技推广费填报“科技推广费安排情况表”(见附表)。各省集中安排科技推广费的项目评审情况及实施方案,应作单独说明,并随2011年土地治理项目增量资金计划一并上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审核。 

  (八)工程管护费。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国农办[2008]183号)有关规定,提取、使用和管理工程管护经费,切实加强对工程管护经费的管理工作,确保已建工程发挥长期效益。工程管护经费提取情况应按2011年土地治理项目增量资金计划报表中有关要求填写并单独反映。 

  四、认真开展有关试点工作 

  各省可在2011年本省土地治理项目增量资金指标中安排少量资金,在全省范围内,采取竞争立项方法,择优确定促进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粮大户实施土地治理项目等试点工作。相关政策继续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编报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国农办[2010]210号)规定。试点情况应在2011年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中单作说明,并单独编制实施方案,与2011年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一并上报国家农发办审核。 

  五、计划申报和审批 

  (一)项目评审。所有土地治理项目经评审合格后,才能编入土地治理项目计划。按照有关规定,国家农发办负责组织评审示范工程项目和切块内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各省农发机构负责组织评审其它土地治理项目。要按照“谁评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强化项目评估、审定,严格项目评审标准,扎实做好前期工作。2011年新立项的示范工程项目按照1年建设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年新立项的切块内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按照2年建设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2011-2012年),所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式三份,附电子版)须于2011年4月15日前报送到国家农发办。 

  2009年立项的示范工程项目的2011年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各省负责评审,评审意见(包括中央财政投资额、建设任务等)须形成单独材料(一式两份)于2011年4月15日前报送国家农发办备案,项目计划与2011年土地治理项目增量资金计划合并编报。 

  (二)计划编报。各省应依据国家农发办下达的2011年中央财政增量资金指标,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拟建项目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经省级或地级农发机构审定后,编制项目计划,项目计划须在2011年5月31日前向国家农发办报送。各省农发机构报送项目计划应包括计划编制说明书、计划报表及附件等相关材料。续建及新立项的示范工程项目不再单独编制项目实施计划,但要在土地治理项目计划中单独反映示范工程项目相关建设内容。2011年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报表参数与存量资金计划报表参数相同,如有需要可到www.canstone.cn下载专区下载,报表格式和指标解释不变,请按照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流程进行编报。同时,各有关省应根据国家农发办有关文件的要求,对以下三项资金的具体安排情况作单独说明: 

  1.抗旱工程建设资金。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2011年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指标的通知》(国农办[2011]27号)有关要求,土地治理项目资金中的抗旱工程建设资金在2011年增量资金拟建项目区内安排,专门用于打井等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并纳入2011年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为此,各有关省要对该项资金安排项目区的地点、具体建设内容等作单独说明。 

  2.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转入土地治理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2011年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指标的通知》(国农办[2010]204号)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国农办[2010]209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以省级为单位,贷款贴息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指标出现结余,50%转作本省土地治理项目。为此,各有关省由产业化经营贷款贴息项目转入土地治理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指标,应与2011年土地治理项目增量资金指标合并编报项目计划,并对资金指标、项目安排情况等作单独说明。 

  3.缴入省级财政的违规违纪资金。根据《财政部关于追回违规违纪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管理使用问题的通知》(财发[2010]57号)的要求,缴入省级财政的违规违纪资金,由各有关省(区)安排用于本省(区)2011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项目计划与2011年土地治理项目增量资金指标合并编报项目计划。为此,各有关省应对该项资金指标、项目安排情况等作单独说明。 

  (三)计划审批。项目计划一经批复,地方各级农发机构不得擅自变动,如确需调整,应按审批权限,分别报送国家农发办或省级农发机构批准。调整项目需经国家农发办批准的,应在项目批准立项的当年12月底之前报送。调整项目由省级批准的,需报国家农发办备案。 

  六、其他要求 

  (一)省级以下(含省级)农发机构未经国家农发办批准不得擅自调整开发县,除经国家农发办审定同意的适时退出、暂停、取消开发县外,如不给某开发县安排资金和项目,需在向国家农农发办报送土地治理项目计划前,将拟不安排资金和项目的开发县名单和相应理由报国家农发办审定。 

  (二)各省农发机构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高质量地按时完成2011年土地治理项目增量资金计划编报工作。对于未按规定时间报送的示范工程项目和切块内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土地治理项目增量资金计划,国家农发办将不予受理。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二一一年三月四日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