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统计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中级统计师《统计学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数据类型

|0·2013-07-02 13:52:30浏览0 收藏0
摘要 《统计学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

  1.定性变量的观察结果称为定性数据,这类数据的最大特点是它只能反映现象的属性特点,不能说明具体量的大小和差异。如天气形势:天气晴和阴转多云,职业:生产工人、公务员,教育程度:小学、大学等。这种只能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又称为分类变量,分类变量的观察结果就是分类数据。如果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如教育程度,中学的教育程度就是比小学高,大学又比中学高,这样的变量称为顺序变量,相应的观察结果就是顺序数据。

  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这些变量就是定量变量,也称为数值变量,定量变量的观察结果成为定量数据。如天气温度、上证股指、月收入。

  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分类变量只能用来区分事物,而不能用来表明事物之间的大小、优劣关系。

  顺序变量不仅能用来区分客观现象的不同类别,而且还可以表明现象之间的大小、高低、优劣关系。顺序变量之间虽然可以比较大小,却无法计算相互之间的大小、高低和优劣的距离。

  很多适用于数值型数据的统计方法并不适用于定性数据,但适用于定性数据的方法则大多可以应用于数值型数据。

  2.观测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实地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在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一般没有人为的控制和条件约束。是取得数据最主要的方法,用各种调查方法得到的数据都属于观测数据。观测数据可能是全面数据也可能是样本数据。

  实验数据一般是在科学实验环境下取得的数据。自然科学研究中所用的数据多为实验数据。

 

2013年统计师考试报名时间 招生简章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