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一、通信业及信息化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通信业发展的几个阶段、通信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量、通信业的产业归属以及当前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是否理解社会信息化包含的内容及社会信息化的特征、ICT技术的含义及其与社会信息化的关系。是否掌握信息化测度的主要方法及相关测度指标体系、我国对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规范指标体系,以及是否具有根据信息化或两化融合指标体系测算结果分析被测评地区或企业信息化发展情况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变革中的通信业
通信的概念,邮政业、电信业、邮电通信业、信息通信业的内涵;通信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量――技术与需求;产业分类理论:两大部类理论、三次产业分类法、四次产业分类法及国际组织和我国对信息(相关)产业内容的确定、我国当前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容,不同产业分类方法下通信业的产业归属。
(二)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
信息化的内涵,社会信息化的含义以及国民经济全面信息化、社会生活全面信息化包含的内容,社会信息化的特征;IcT与社会信息化的关系;国际上常用的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测量方法及相关指标。
(三)我国“两化融合”实践及测评
我国“两化融合”的含义及其与工业化的关系;我国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评估规范及其指标体系,评估结果及相关评价。
二、通信市场
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市场及市场边界的概念,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结构以及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否掌握市场边界确定的方法,测算市场集中度的主要方法和相关指标,通信企业在亍每黪中常见的竞争行为及其影响,评价市场绩效的方法和相关指标,以及是否具有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市场结构、市场绩效指标的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以及企业相关市场行为分析市场竞争程度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通信市场概述
市场的概念,以及通信市场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市场边界的确定方法。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效竞争市场。
(二)通信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经济学中市场结构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其特点;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产品差别化,各因素的基本含义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行业集中度和HHI指数的计算方法;市场结构和市场运行效率的关系;有效竞争的概念。
发达国家电信市场结构的变化和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我国电信市场结构及竞争状况;邮政通信市场结构的变化趋势。
(三)通信市场竞争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的基本概念,企业的市场行为受到企业所处市场结构的状态和特征的制约,反过来,市场行为也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和改变市场结构的状态和特征;电信网络运营企业,在定价行为、销售行为以及企业兼并等方面采取的竞争行为及各种竞争行为对市场竞争状况的影响;交叉补贴、垂直价格挤压、掠夺性定价、限制性定价、价格卡特尔、价格战、搭配销售和捆绑销售、广告行为、锁定客户等概念的基本含义;企业兼并的基本含义和企业兼并的三种主要方式。
(四)市场绩效评价
市场绩效指的是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营的效果,也表示最终实现经济活动目标的程度。评价市场绩效时常采取的指标;评价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指标。利润率指标、勒纳指数和贝恩指数的基本概念、运用条件及其运用局限性;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衡量方法和具体内容;企业内部效率以及“x一低效率”的含义,造成“x一低效率”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产业技术进步是指产业内发明、创造和技术转移,反映的是一种动态的经济效率,企业规模对产业技术进步影响的不同观点,市场结构和产业技术进步的关系;通信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
三、电信管制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电信管制的必要性、原则和目标,我国电信管制的发展变革历程,电信管制的主要内容,是否掌握我国对普遍服务、市场准人、网间互联等主要电信管制问题所采用的管制方式和措施,以及是否具有运用电信管制概念、管制内容及管制方法分析我国电信业改革和管制实施相关问题、判别政策实施效果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电信管制概述
电信管制的概念,在电信市场从垄断走向竞争的过程中仍有必要实施电信管制的原因;电信管制的一般原则;电信管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管制手段包括行为干预和结构干预两个方面;我国的电信改革历程及一些关键改革措施对电信发展的意义。
(二)电信普遍服务管制
电信普遍服务的概念和目标;对电信普遍服务内容的定义包括接人类型和业务类型两个重要方面;世界各国采用的促进电信普遍服务的机制主要有4种:强制普遍服务义务、交叉补贴、接入亏损补偿和普遍服务基金,其中电信普遍服务基金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有效的电信普遍服务基金的共同特点;我国在垄断时期和竞争时期电信普遍服务政策的内容和实施方式,我国电信普遍服务政策的新发展。
(三)电信市场准入管制
电信市场准入管制的目标是寻找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合理协调点;电信市场准入管制主要通过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度实现,许可证可分为单个特定经营许可证和总体授权型许可证两类,许可证发放程序大致分成资格审定和选择程序两个步骤;许可证制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我国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类别和发放程序。
(四)电信网间互联管制
电信网间互联的概念,电信网间互联对于用户和电信运营商的重要意义,电信监管机构需要实施网间互联管制的原因;网问互联管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电信网间互联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管制措施。
(五)其他管制内容
电信资费管制、电信资源管制、电信服务质量管制、电信安全管制、电信技术标准与设备准人管制的管制对象、目标、原则;我国实施上述管制内容的主要方式;互联网治理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四、邮政管制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邮政管制的基本知识,我国邮政管制
机构的发展历程,当前邮政管制机构的组成和职能,国外邮政管制的机构设置情况,是否掌握邮政普遍服务管制、邮政专营管制、邮政市场准入管制、邮政资费管制和邮政服务质量管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是否具有运用邮政管制的理论、相关管制方法分析我国邮政管制中实际问题、判断管制效果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邮政管制概述
邮政管制的概念和目的;邮政管制的必要性;我国邮政管制机构的组成及职能,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监管体系框架;国外邮政管制机构的形式及主要职责;邮政管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邮政普遍服务管制、邮政专营管制、邮政市场准人管制、邮政资费管制、邮政服务质量管制、政策引导管制、通信安全管制和特殊服务管制。
(二)邮政普遍服务管制
各国通用的邮政普遍服务的定义以及邮政普遍服务的4个基本要素;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的特点;邮政普遍服务的范围;邮政普遍服务管制主要涉及邮政普遍服务的种类、范畴和质量标准,控制普遍服务类业务的资费,以及建立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的管制措施。
(三)邮政专营管制
邮政专营制度的定义;我国邮政专营的法律规定以及实行邮政专营的必要性;国外邮政专营的管制方式;我国邮政专营的管制措施。
(四)邮政市场准入管制
市场准人制度j的概念;公共邮政服务的市场准人承诺内容;快递服务的市场准入承诺内容;国外邮政市场准人管制模式;我国邮政市场准入管制机构;我国快递市场准人管制的具体内容。
(五)邮政资费管制
邮政资费的内涵;部分国家邮政资费管制的情况;我国邮政资费管制的内容。
(六)邮政服务质量管制
邮政服务质量的内涵;邮政服务质量管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邮政服务质量标准,建立邮政服务质量指标体系,以及测评邮政用户满意度,受理用户投诉等。
五、电信通信网络与业务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电信网的组成、功能结构和发展趋势,是否掌握电话网、数据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的概念、组成、结构、主要业务及其发展趋势,是否理解电信产业价值链的演变,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主要组成,以及是否具有分析电信网络技术、结构与业务运营发展相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电信通信网络概述
电信网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
电信网的功能结构。电信网可从垂直和水平的角度分析其功能结构,从垂直角度,电信网可分为应用层、业务网和传送网,此外电信运营支撑系统支持三个层面的工作,对电信网进行垂直分层的意义;从水平结构上,电信网可分为用户驻地网、接入网和核心网,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相互关系。
电信业务需求发展的总体趋势;全业务经营的概念内涵和意义;三网融合的概念;下一代网络NGN的概念与特点;物联网与云计算的概念及其影响。
(二)电话通信网络与业务
电话网的概念与组成;我国长途电话网的结构,两级长途交换中心的功能;本地电话网的概念和服务范围;国际电话网的概念和结构;电话网的发展;主要电话业务的功能和实现方式。
(三)数据通信网络与业务
数据通信网络的概念和分类,分组交换网、DDN、帧中继网各自的主要特点;互联网的概念与特点;互联网的地址类型;互联网的结构及典型构成;互联网的新发展,包括Web2.O的内涵及其影响,主要宽带网络技术及其特点,下一代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互联网的主要业务类型,主要应用分类,ICT业务的主要服务内容。
(四)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
移动通信网的特点,移动通信系统的一般组成;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3G和4G发展的主要目标;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结构和组成,关键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移动通信的基本业务、主要智能业务及其特点,移动数据业务的类型,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
(五)电信产业价值链
电信产业价值链的概念;电信产业价值链演变的动力;在提供简单话音通信业务时,电信产业价值链表现出网络为中心的特点,运营商居于主导地位;在提供信息与通信服务时,产业价值链中增加了更多的参与者,形成多种价值链组织方式,并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六)电信运营支撑系统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OSS)的概念和作用;广义的OSS既包括面向电信网络和设备维护的后台支撑系统,又包括面向业务和客户的前台支撑系统,涵盖电信运营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OSS的构成一般而言包括网络与资源管理系统、营业系统、计费账务系统、客户服务与客户管理系统以及经营分析系统,各个组成系统的主要功能;OSS的新发展。
六、邮政通信网络与业务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邮政通信网、邮政实物传递网、邮政综合计算机网、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的网络基本知识,是否掌握邮政业务体系的构成,邮政物流、电子邮政的发展情况,邮政通信服务水平管理所包含的内容,是否了解邮政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邮政行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以及是否具有运用邮政通信网络、业务理论和方法对邮政发展中涉及的网络、业务问题进行判断和分析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邮政通信网络管理
邮政通信网是邮政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邮政服务的技术手段。邮政通信网是由实物传递网和综合计算机网两部分组成的,从功能层次上可划分为物理网络、业务规范和运行控制体系三部分。
邮政实物传递网是由邮政营业、投递局所及设施、邮件处理中心和邮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组织起来的,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遵循一定运行规则传递邮件的网路系统;目前我国实物网实行的是邮区中心局体制,并以此为基础组成分层次的邮政网,实行三级管理;各级邮政实物传递网的组织工作。邮政综合计算机网是采集、处理、、传输、应用、存储信息的智能网络,它由物理网络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邮政综合网的组网原则;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广域网结构;邮政综合网应用系统具有全部邮政业务功能,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分为邮务类、金融类、电子商务类、经营管理类和速递物流类;建立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系统,保持综合隈运转的稳定性。
邮政金融计算机网是在综合网通信平台和公用电信网的基础上,由邮政金融业务专用的终端和各级业务处理中心组成的专用业务网络,拥有两级处理中心;业务主要包括全网性基本业务和区域性中间业务。
(二)邮政通信业务管理
邮政业务体系包括邮务类业务、速递物流类业务、邮政金融类业务三大板块;邮务类业务主要包括函件、包裹、电子信函、机要通信、报刊发行、集邮和代理信息业务;速递物流类业务和
邮政金融类业务属于竞争激烈的业务。邮政发展物流的优劣势分析,邮政物流基本业务根据用户需求可分为一体化物流业务和环节性物流业务,邮政介入物流服务,应采取以综合物流代理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电子邮政是指在邮政实物传递网、邮政综合网和邮政金融网的基础上,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向社会提供的新型邮政服务;电子邮政系统分为网络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三层框架结构;根据我国的情况,电子邮政从业务角度,包含传统业务电子化和邮政电子商务新业务两部分,具体分为五个部分。邮政通信服务水平的管理具体包括服务网点、经办业务种类和对外营业时间、服务方式、通邮条件和投递深度、邮件传递频次和时限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三)邮政行业信息化
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内涵;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围绕着三流三网合一的独特行业优势展开,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使邮政业务步人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邮政物流、电子邮政、代理信息类业务未来发展战略。
七、通信成市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成本的一般概念,通信行业研究成本的不同角度,通信业常用到的成本概念和内容、通信企业成本特点、通信成本测算幻目的,是否掌握通信成本测算的途径和通信企业常用的成本测算方法,以及是否具有应用相关成本概念和测算方法,结合所给数据计算相关成本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通信成本概述
成本的一般概念;通信行业研究成本的不同角度;会计成
本、经济成本、工程成本的含义和内容;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差别;流量敏感成本、流量不敏感成本、增量成本和长期增量成本的含义;通信业务成本、接入成本、网元成本的概念;通信接人成本包括的内容,网元成本的作用,非绑定网络元素概念和划分非绑定网络元素的原因。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租用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概念。
(二)通信企业成本特点
通信成本特点主要体现在没有原材料耗费项目,固定成本比重相对较大,单项业务成本核算困难,服务区域及用户密度对成本影响大。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结合这些特点分析通信企业运营中成本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通信成本的测算
通信成本测算的目的;通信成本测算的三种途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标杆法或从外向内;三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通信企业成本测算的主要方法包括完全分摊成本法和长期增量成本法;国际上常用的完全分摊成本法(FDC)的基本原理;FDC法中公共成本分摊的三种标准以及分摊系数、完全分摊成本的计算公式,运用这些公式计算通信业务成本;FDC法的优缺点。
长期增量成本法与完全分摊成本法的主要差别;测算长期增量成本时的基本假定;长期增量成本法在运用中的局限性;成本代理模型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作业成本法及在通信企业中的应用前景。
八、通信资费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通信资费、通信资费体系及分类,电信业务资费结构和邮政业务资费结构理论,通信总体业务资费结构的发展趋势,交叉补贴和资费再平衡的含义和原因,通信资费定价主体及定价目标,通信企业定价、政府定价和资费管制的影响因素,是否掌握政府管制定价中的两种方法、相关指标含义及差别;流量敏感成本、流量不敏感成本、增量成本和长期增量成本的含义;通信业务成本、接入成本、网元成本的概念;通信接人成本包括的内容,网元成本的作用,非绑定网络元素概念和划分非绑定网络元素的原因。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租用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概念。
(二)通信企业成本特点
通信成本特点主要体现在没有原材料耗费项目,固定成本比重相对较大,单项业务成本核算困难,服务区域及用户密度对成本影响大。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结合这些特点分析通信企业运营中成本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通信成本的测算
通信成本测算的目的;通信成本测算的三种途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标杆法或从外向内;三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通信企业成本测算的主要方法包括完全分摊成本法和长期增量成本法;国际上常用的完全分摊成本法(FDC)的基本原理;FDC法中公共成本分摊的三种标准以及分摊系数、完全分摊成本的计算公式,运用这些公式计算通信业务成本;FDC法的优缺点。
长期增量成本法与完全分摊成本法的主要差别;测算长期增量成本时的基本假定;长期增量成本法在运用中的局限性;成本代理模型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作业成本法及在通信企业中的应用前景。
八、通信资费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通信资费、通信资费体系及分类,电信业务资费结构和邮政业务资费结构理论,通信总体业务资费结构的发展趋势,交叉补贴和资费再平衡的含义和原因,通信资费定价主体及定价目标,通信企业定价、政府定价和资费管制的影响因素,是否掌握政府管制定价中的两种方法、相关指标含义及其不同管制方法对产业带来的影响,通信企业成本导向定价、需求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的主要定价策略或方法,以及是否具有应用通信资费结构理论和定价方法分析通信企业实际定价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通信资费理论基础
通信资费、通信资费体系的概念;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通信资费体系中包含的内容。不同通信业务资费的计费依据。
(二)通信资费结构理论
通信资费结构的概念,单项业务资费结构和总体业务资费结构的含义;通信业务资费结构中线性资费、非线性资费以及多产品资费的概念及其包括的主要定价模式;邮政业务资费结构的两种主要方式,均一资费制和递进邮资制的具体内容。
通信总体业务资费结构的发展趋势;交叉补贴的概念,历史上通信业允许交叉补贴存在的原因,当前交叉补贴对市场竞争的危害;资费再平衡的原因和具体内容。
(三)通信资费水平的确定
通信企业定价目标和政府对通信企业定价干预的目的;通信企业定价的影响因素包括成本因素、需求因素、竞争因素、规制因素及其含义;政府定价和实施资费管制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品和市场结构因素、分配公正区素和信息约束因素。
一般企业定价常用的三种定价方法;通信企业不适合边际成本定价的原因,通信企业成本补偿定价的主要方法;完全分摊成本定价、二部资费定价、拉姆塞定价及高峰负荷定价的概念及其应用;需求导向定价法中价值定价法和需求差别定价法的内容;竞争导向定价法中跟随定价法和主动定价法的内容和特点。
政府管制定价的两种方法,合理报酬管制定价、价格上限管制公式中相关参数的含义,两种价格管制政策对通信业的影响,A―J效应的含义以及产生的原因。
九、通信业投资与融资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通信业投资的基本理论,通信业的融资方式以及各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是否掌握通信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以及是否具有运用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等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对通信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通信业投资理论
投资的概念,投资的四大要素,包括投资主体、投资客体、投资目的和投资方式;投资的分类方法,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的概念及区别,长期投资、短期投资的概念及区别;通信业投资的特点。
(二)通信业融资理论与实务
融资的概念,融资方式的分类,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各种融资方式的优缺点,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我国通信业融资的发展情况。
(三)通信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投资效益的实质,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现金流量的基本内容,资金时间价值的含义及衡量尺度,资金时间价值的复利转换公式。
通信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的评价指标的分类,静态评价指标、动态评价指标的区别,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静态投资回收期等静态指标的含义与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等动态指标的含义、计算及评价标准,净现值、净现值率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间的区别和联系。
十、通信服务营销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通信服务的特点以及通信服务的特殊性给通信服务营销工作带来的挑战,是否掌握通信服务市场细分、目标选择和市场定位,通信服务营销组合的特殊性,通信服务质量的特点,服务质量的评价和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以及是否具有运用服务营销目标市场选择策略、7P营销组合策略以及服务质量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服务营销实际问题以及处理服务失误等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通信服务营销概述
服务与通信服务的含义,通信服务的特点,通信服务的特殊性给通信服务营销带来的挑战,服务营销三角形。
(二)通信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定位
市场细分的概念,通信市场细分的依据;目标市场的含义、目标市场选择策略;市场定位的含义和市场定位的策略。
(三)通信服务营销组合
7P服务营销组合的含义;通信服务产品的整体概念,品牌的含义,品牌与商标的关系,品牌的评价;通信服务定价的特殊性;通信服务渠道的含义、功能和分类,各类通信渠道的特点及优劣势;通信服务促销的含义,促销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影响促销组合的因素;服务利润链的构成以及服务企业、员工、客户与利润的关系,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客户满意与客户关系营销策略,客户忠诚管理;服务过程的含义,服务蓝图的概念、构成和作用;服务有形展示的含义,服务有形展示的类型,服务有形展示的作用。
(四)通信服务质量管理
通信服务质量的含义和特点,服务质量评价的五个维度和服务质量的度量,服务质量差距管理模型,服务补救。
十一、通信项目管理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通信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项目管理相关概念,通信项目管理的特点和内容,是否掌握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常用方法,以及是否具有运用项目管理中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范围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通信项目管理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的定义,项目的特征,包括项目具有一个独特目的,临时性,需要使用各种不同领域的资源,要有一个发起人并具有不确定性等属性;项目生命周期的内容及特征;项目的利益相关者;项目管理的概念;项目管理的基本特性;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的内容,包括项目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项目收尾;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即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项目磁管理。
(二)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凝旁法
项目综合管理的概念,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内容,WBS的含义及作用,创建WBS的主要方法;项目时间管理的主要内容,项目时间管理中的活动排序,项目网络图的概念及绘制方法,绘制网络图的基本原则;甘特图方法的作用与特点,关键路径法的主要内容,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结束时间、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结束时间、总时差及自由时差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缩短项目进度的技术。
活动历时估算主要有老师判断、类比估计及概率时间估计法。概率时间估计法的应用,乐观时问、悲观时间和最可能时间的含义;期望工期、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据此估计项目完成时间的计算方法。
项目费用管理的主要内容,成本估算的几个主要方法及各自的特点;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挣值法的内容及应用,计划值、实际成本和挣值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成本偏差、进度偏差、成本执行指数和进度执行指数的含义及应用。
项目质量管理及其内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项目沟通管理的基本内容。
项目采购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及其内容。
(三)项目管理在通信业的应用
通信项目管理的特点,通信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十二、邮政法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国际、国内邮政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内容,我国邮政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规范,是否掌握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以及是否具有依法经营管理和依法行政的理论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国际邮政法律规范
国际邮政法律规范,主要指万国邮政联盟的相关法律法规;各国邮政立法涉及的核心内容;各国关于邮政运营者的法律地位的相关规定;普遍服务制度和邮政专营制度的法律意义及其内容。
(二)我国邮政立法概况
新中国第一部《邮政法》立法时间,该部法律强调的三个内容,基于该部法律建立的我国邮政法规体系的主要内容;我国修订《邮政法》的背景和原因,《邮政法》修订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修订内容。
(三)现行《邮政法》的主要内容
邮政普通服务制度及其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通信自由、通信秘密法律保护制度;邮件损失赔偿制度及其相关规定;邮政专营制度;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制度;邮件寄递安全监管制度。
十三、电信法律制度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国际、国内电信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内容,我国《电信条例》的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是否掌握其中基本的法律制度,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是否具有依法经营管理和依法行政的理论水平及应用电信相关法律、法规,分析解决实际案例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国际电信法律制度
《基础电信协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主要内容;主要国家电信法律制度概况及各国电信立法中涉及的共性问题。
(二)我国电信法制建设
我国目前的电信法律法规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主要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三)《电信条例》的基本内容
《电信条例》所坚持的基本原则;立法目的;调整范围;我国电信管理体制;电信监管的基本原则以及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履行的基本义务。
《电信条例》确定的基本制度: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制度;网间互联调解制度;电信资费管理制度;电信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电信服务质量监督制度;电信建设管理制度及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制度;电信安全保障制度;电信法律责任制度。
(四)实施《电信条例》的相关配套法规
《电信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适用对象及主要内容;《电信服务规范》的适用主体及主要内容;手机“三包”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