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短信预约 国家公务员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

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

提交验证

短信预约提醒成功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习题:政治常识1

|0·2013-06-14 14:11:52浏览0 收藏0
摘要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习题:政治常识1

  课程推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基础课程 | 行测、申论单科专项辅导

  热点课程:413联考面试一对一互动辅导 | 2014年事业单位考试直播公开课

  1、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里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D.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3、古语说:“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防微杜渐,避免出现类似蚁穴溃堤的现象。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B.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鲁迅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脖子,也就是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所以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就是(  )。

  A.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

  B.人脑中主观自生的

  C.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 17世纪美国哲学

  C. 18世纪法国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习题:数量关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练习汇总

  2014年国考行测备考:言语理解之片段阅读

  课程推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基础课程 | 行测、申论单科专项辅导

  热点课程:413联考面试一对一互动辅导 | 2014年事业单位考试直播公开课

  解析

  1.D。同一棵大树,在不同人眼里所表现的价值不一样,这就体现了人的认识能动性。大树在木匠画家,植物学家的认识过程中已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他们对事物的感觉也就变得不一样,这正好体现了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D项说法错误。故选D。

  2.A。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

  首先,哲学上讲的物质与日常生活中讲的物质不同,它具有最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是所有物质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关系:前者是对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是共性(普遍性),有绝对性;后者则只反映自然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是个性(特殊性),有相对性,是对前者的丰富和证明。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给物质下定义的方法论原则和出发点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物质概念,从而把物质定义与唯物主义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统一起来,彻底地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3.A。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也就是说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故选A。

  4.ACD。A、D两项关于鬼神的观念是一种认识,认识来源于客观实践,又是人脑的机能。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包括鬼神观念在内的所有宗教思想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虚幻的歪曲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也有其阶级压迫、自然现象等客观的根据,而并不是人脑自生的。故选ACD。

  5.D。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的问题,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有一个比较公认的看法,即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在理论上,它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它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形而上学和宗教的、伦理的唯心主义杂质,批判地吸取了它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故选D。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习题:数量关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练习汇总

  2014年国考行测备考:言语理解之片段阅读

展开剩余
资料下载
历年真题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注册电脑版

版权所有©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